唱響“綠色扶貧”主旋律
——自治區財政廳幫扶淩雲脫貧攻堅紀實
淩聰 祝有慧
初夏,傾盆大雨不期而至,滋潤著淩雲縣伶站瑤族鄉陶化村洼地裏的巨菌草。
“以這300畝巨菌草為支撐,我們佈局生態養牛、竹鼠循環産業,年産值超100萬元。”陶化村村委會副主任陸志氣説,依託“牧草-養殖-沼氣-肥料還田”的種養模式,貧困戶通過入股分紅、勞務收入、參加養殖項目等多個渠道增收致富。
眼前,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向前延伸,一個個生態養殖場相繼建成......這是自治區財政廳對口幫扶淩雲縣“綠色扶貧”的一個縮影。
2012年起,自治區財政廳先後選派20名幹部,幫扶該縣4個鄉鎮10個村,涉及貧困群眾近2萬人。通過綠色扶貧産業,2017年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至4250元。
A 走生態循環發展之路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財政廳對口幫扶那留村、陶化村、初化村、雙達村、腰馬村和後龍村,6個村共有1094戶貧困戶5087人,貧困發生率43.6%,比全區平均水準高出30.7個百分點。這些貧困村中,大部分位於高山石漠化片區。
一邊要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一邊又要發展致富。
針對“兩難”問題,自治區財政廳選派的第一書記因地制宜制定脫貧細化方案,實施發展生態種養業、增加資産性收益、落實政策性收入等一攬子措施。
陶化村有一塊300畝左右的洼地,因旱季缺水、雨天內澇而一直撂荒。丈量土地、簽訂土地流轉協議、種植牧草,陶化村的拋荒地在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統一規劃下,一步步變成致富田。
以“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能人+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自治區財政廳幫扶幹部探索生態修復和産業發展並行的路子,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引進農業企業,大力推廣有機、綠色、微生物農業種養殖技術,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目前,6個貧困村共成立合作社10個,發展油茶、巨菌草、芒果、大青棗等特色種植産業,以及黃牛、竹鼠、土豬、土雞、麻鴨等特色養殖産業,帶動300多戶貧困戶參與脫貧産業。去年,幫扶的貧困戶實現人均增收1150多元,村集體經濟實現村均增收2萬元以上。
B 接力幫扶確保發展
今年3月,自治區財政廳派駐淩雲的第一書記進行輪換交接工作。
“新來的書記會不會改變發展思路?”一些村民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孫濤是我的前任,我們兩任第一書記接力幫扶,確保貧困村發展延續性。”新任陶化村第一書記范明泰向村民表態。
結合淩雲縣地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區位規劃和“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理念,自治區財政廳提出“基礎設施、産業開發、社會事業、科技培訓、基層組織建設”五大幫扶措施,堅持“綠色扶貧”戰略,把精準扶貧、發展集體經濟和石漠化治理有機結合起來。
在地處典型高山石漠化地區的後龍村,養殖山羊是農戶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放牧對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前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將延續禁牧措施,引導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後龍村第一書記于洋介紹,目前該村已投放蜂窩100箱,種植牛心李120畝、大果枇杷150畝,“林間養蜂、林下養雞、林中産果”的立體産業結構雛形初現。
為解決搬遷貧困戶的菜籃子問題,陶化村正加快實施“微田園”工程,通過統一建設屋頂防水、護欄、噴滴灌等設施,引入無土栽培、瓜菜立體種植等技術,引導貧困戶在屋頂種菜。該工程實施後,將惠及92戶370多人。
C 築牢基層組織堡壘
夯實基層組織堡壘,是財政廳幫扶該縣可持續的“綠色扶貧”又一舉措。
自治區財政廳建立“一個中樞三條線”,以廳黨組為總中樞,統攬全局;一條項目線,由農業處牽頭,落實扶貧項目建設;一條黨建線,由機關黨委牽頭,各黨支部落實黨支部、黨員結對幫扶;一條人事線,由人事處負責牽頭,相關處室落實幫扶人員。
為啃下“硬骨頭”,自治區財政廳擇優選派扶貧幹部,挑選具有博士學位或涉農經驗豐富的黨員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併為每位第一書記配備兩名廳級領導、一名黨務和基層經驗豐富的處室領導作為幫帶導師,幫扶第一書記抓好基層黨建和扶貧開發。
大山深處講黨課、三顧茅草房動員搬遷、幫貧困戶賣鴨子……以“結一聯五”精準扶貧為抓手,自治區財政廳主要領導不定期深入村屯開展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實現聯繫群眾、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該廳全體黨員幹部積極響應,群策群力為貧困戶“出點子、理思路、謀發展”。
此外,自治區財政廳出臺《貧困村精準脫貧實施方案》《“做堅強後盾·強扶貧支撐”行動工作方案》《黨建引領促脫貧攻堅》等系列規章制度,為扶貧攻堅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組織保障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支撐。據統計,目前6個貧困村已經實現519戶2440人脫貧。其中,那留村、雙達村已經脫貧摘帽,腰馬村有望2018年脫貧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