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都不忘記 ——看興業縣“兩類學校”建設經驗
廣西日報  2018-06-22 10:50:06

  廣西日報記者 奚振海

  兩類學校,是指農村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這是教育的“神經末梢”,其發展狀況如何,關係到基礎教育是否實現了公平而有品質的目標,也關係到鄉村振興。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相關指導意見,點題兩類學校的發展問題,提出到2020年要補齊短板。

  興業縣現有小規模學校103所,學生5895人,校均學生數不到60人。近年來,該縣先行先試,把最好的資源給教育,把最好的教育給學生,在農村小學校園環境改造、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品質提升等方面持續投入,舉辦關愛學校,實現對留守兒童的整體育人和全天候育人。

  A  麻雀也著鳳凰衣

  “大志有成培後代,坡途無畏育棟樑。”興業縣小平山鎮大坡小學門口的對聯,寫出了大坡村村民的喜悅,透著師生“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底氣——對聯是老師和村民一字一句斟酌出來的。

  感慨並非無緣由。“學校新建的教學樓是全村最漂亮的房子,食堂、學生宿舍準備投入使用了,這都是最近幾年的變化。”該校老教師梁裕海説,學校新建了圍墻,把操場一側20多米深的懸崖擋在了校外。

  “教學樓110萬元、廁所20萬元、運動場13萬元、食堂70萬元……”小平山中心校校長梁勇給記者一算賬,自己也驚訝:短短幾年,這所學生不足百名、距離縣城70多公里且地處大容山腳的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已超過500萬元!

  大坡小學是興業縣改善農村小學辦學條件的一例,該縣近年來加大對兩類學校在校舍、運動場新建,校園硬化美化,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6月上旬,記者在該縣採訪時看到:北市鎮旺石小學原先沒有圍墻,現在氣派得如同城堡一般;賣酒鎮中心校太平分校只有兩個年級27名學生,一棟兩層新教學樓正在拆除腳手架;龍安鎮關愛學校投資80多萬元的食堂已經落成,標準化體育場正在平整地面;洛陽鎮祿玖小學,教室地面都貼上了瓷磚,好長一段時間都是村民的談資。

  B 雲端飄來優質課

  品質是教育的生命線。有了漂亮的教室、宿舍,舒適、安全的學習環境,農村小學校更期待的是高品質的課程。該縣投入1000萬元建成廣西首個縣級教育雲平臺,把教學智慧一體機裝配到城鄉每一個教學班,給農村學校送來了優質課,點燃山裏孩子改變人生的火把。

  大平山鎮雙鳳小學位於六萬大山腳下,有4個年級86名學生4位老師。按人頭算,老師夠了,按科目算,一些課還是缺。在以前,沒老師就不開課,英語、美術等課程只好放棄。“現在我們所有課都按課時上足,而且與中心校同步。”雙鳳小學校長何有林説的是該鎮開展的“同聽一堂課”工程,即通過雲平臺,由中心校老師給全鎮農村小學統一上英語課,本校老師輔助教學。“‘互聯網+’教育,真正讓雙鳳小學這樣的農村小學走上高品質、高素質的發展路徑。”該鎮龍泉中心校校長楊顯秋説。

  賣酒鎮中心校太平分校只有兩位老師。負責人鐘永榮説,學校原先較少開展音體美課。如今通過雲端課程,讓孩子們更多享受到了優質課,打開了接觸外面世界的窗戶,開闊了眼界。

  除了雲端課程,一些鄉鎮還開展“走教”“送教”,補齊小學校的師資短板。

  洛陽鎮祿玖小學都是女教師,體育課是弱項。中心校的體育老師謝志超,固定每週五前去幫助補課。小平山鎮崇善小學的英語老師呂玉珍除了負責本校課程外,還每週兩次分別到該鎮的金華小學、譚村小學上英語課。“孩子們很歡迎我,也很珍惜英語課。”時常騎著電動車穿梭在鄉間小路上的她,感到肩上擔子挺重的。

  C  關愛學校有大愛

  留守兒童缺少情感交流,普遍沒有安全感,孤僻、膽怯、自卑,從而導致一系列情緒與行為問題。為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從2016年起,興業縣借學校佈局調整的機會探索舉辦關愛學校——在留守兒童較集中的鄉鎮,把小學高年級學生集中到鄉鎮寄宿制學校上學。目前,該縣有關愛學校6所,服務6個鄉鎮5000余名學生。

  興業縣將關愛學校的寄宿管理作為留守兒童整體育人的重要環節,並承擔起家庭與社會的絕大部分育人職責,給予生活指導、心理輔導、課外閱讀、興趣培養、人際交往、安全防護等方面的關愛。龍安鎮關愛學校學生韋宛瀅説,學校裏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很多,豐富了生活,開闊了眼界,在這裡學習、生活很開心。

  社會力量也參與進來。賣酒鎮關愛學校的家長自發組織起來,每週送自製零食到學校,把關愛送給每個孩子。這些做法,幫助留守兒童建立了更加緊密的人際關係,提升了他們的安全感。“讓孩子在充滿大愛的校園裏成長!”龍安鎮關愛學校校長寧振其説。

  興業縣給關愛學校配備教學管理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師,學生成績大幅度提升。賣酒鎮關愛學校副校長李益強説,該鎮原先教育品質靠後,全縣排名徘徊在10名左右。自從舉辦關愛學校以來,3個學期的測試,每次都保持前三。

  儘管只接收了一屆畢業生,但賣酒二中盧進秋老師明顯感覺到關愛學校的孩子普遍變得自信、自立,自理能力強,和同學相處更融洽,集體觀念更強。

  龍安鎮副鎮長李英説,關愛學校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群眾滿意度很高。

  D  讓老師紮根農村

  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教師隊伍建設,是鄉村教育品質提升的重點。農村學校留人難,難在環境,難在待遇。

  “辦教育要講情懷。讓老師付出的同時,我們應該努力改善其工作生活環境,讓他們安教樂業。”興業縣教育局局長鄧廣芳説。為了讓更多教師樂於紮根鄉村、安心從教,興業縣算了大賬、長遠賬,全力保障教師待遇,全面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貼、鄉鎮工作補貼,實施教師安居工程,近3年來共投資2339.2萬元建設教師週轉房331套。

  這幾年,興業農村學校的教學環境改善巨大。周燕琳是個從教不到一年的新老師。這位從農村走出去的女孩子,最初對於農村小學的印象還停留在10年前:老師住在很破敗的宿舍裏,上廁所要走很遠。大學畢業後,她回到興業報考了特崗教師,但內心又很糾結——如果學校環境還是老樣子,去還是不去。等看到學校的新面貌,住進教師週轉房的那一刻,她才真正安下心來。她心裏暗想,要好好地當一名鄉村教師。

  “這兩年來,我們學校幾乎一天一個樣。”祿玖小學校長廖慧珍老師的感慨,正是不少興業教師的心聲。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