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巴馬2.7萬名貧困學生受益教育扶貧
人民網  2018-07-04 12:01:19

  人民網巴馬7月4日電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緊盯脫貧攻堅目標,聚焦關鍵環節,按照“扶貧先扶智、徹底斬斷貧困鏈條”總體思路,以教育扶貧為重點,扶貧扶智相結合,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各項工作。據統計,今年,該縣共發放春季學期學生資助經費1755.63萬元,27278名貧困學生受益,其中,免除2528名在園幼兒建檔立卡貧困戶幼兒保教費,金額達189.84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19874人(含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6844人)獲得生活補助,金額達1135.61萬元;普通高中免學費2714人,金額達144.39萬元,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免學雜費1089人,金額達98.01萬元,國家資助金1073人,金額達187.77萬元。

  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今年春季學期,巴馬全縣已下撥金額1119.6萬元,實施學校共209所,受益學生共 2.9萬人(含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小學生9682人),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全覆蓋。

  落實各類資助政策。今年4月20日至6月10日,巴馬縣教育局、扶貧辦先後深入了巴馬二中等13所學校舉辦教育扶貧政策宣傳講座,對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和廣西雨露計劃扶貧政策進行解讀和宣講。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縣教育局發放《巴馬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手冊》5400冊,《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致高中畢業生的一封信》1300封、《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4000多封。巴馬縣扶貧辦發放《2018年廣西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宣傳冊》5400冊,《2018年廣西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宣傳單》4500余份。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去年,該縣教育經費總支出52618.76萬元,比2016年多9338.53萬元,同比增長21.58%。其中,財政撥款支出49003.86萬元,比2016年多8718.91萬元,增長21.64%;預算外資金支出3374.44萬元,比2016年多467.04萬元,同比增長16.06%。總支出中,人員經費支出37121.94萬元,公用經費支出5166.943萬元,基建支出10329.87萬元。

  實施結對幫扶行動。去年,巴馬縣組織所略中學、甲篆中學等10所辦學能力相對薄弱的學校(幼兒園)與深圳市大鵬新區10所實力強、辦學水準高的學校(幼兒園)結對子,建立對口幫扶關係。去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大鵬新區大鵬中心校、葵衝中學等10所幫扶學校86人先後來巴馬縣開展送教、送課等活動,受益師生達4400人,有效推動受援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深圳市的學校給巴馬的學校贈送了教學辦公用品,包括電腦、電子白板、樂器、圖書等。其中,所略中學獲得價值1萬多元的圖書,所略中心校獲得價值2萬元的圖書和愛心款7.7萬餘元,東山中心校獲得圖書100本、樂器6套等,有效解決部分學校辦公設備不足、圖書少的難題。去年12月,大鵬新區管委會資助10萬元給該縣在校貧困生,為該縣500名貧困生送來了過冬的衣服。近年來,巴馬縣啟動城區學校對口幫扶鄉村薄弱學校的試點工作,全縣有15所中小學擔負結對幫扶任務,共安排60名教師到比較偏遠、條件較差的農村薄弱學校從事支教工作。目前,已進行了三年三批輪崗支教,參與人數達100人次。

  為保障殘障學生等特殊群體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巴馬縣根據自治區、市、縣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工作要求,注重發展特殊教育。該縣以鄉鎮為單位,全面排查適齡殘障兒童入學情況。逐一核實適齡未入學殘障兒童少年數據,通過特教學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建立“一人一案”臺賬。目前,巴馬縣6至15周歲“三殘”兒童少年有182人,其中在校生147人,在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55人,在義務教育學校隨班就讀的學生92人,“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80%,全縣殘障學生受教育權利得到有效保障。(龐革平、林遠先)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