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講出新氣象 學出新擔當
新時代講習所在我區全面鋪開
在梧州市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新時代講習所,講師在對黨員幹部、員工進行公文寫作技巧培訓,以提高工作運轉效率和品質。記者 鄧 華 攝
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王春楠 龔文穎)為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開展,今年以來,廣西在全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新時代講習所,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講與聽心心相印、傳與習同振共鳴。目前,這項工作已在全區全面鋪開。
新時代講習所都講啥?不久前,南寧市首個新時代講習所在新竹社區揭牌,請來十九大代表杜麗群講述她從事防艾抗艾工作的心路歷程。
“群眾關心什麼,我們就講什麼。”新竹社區黨委書記覃毓寧向記者介紹,新時代講習所講授的內容突出“四講”:講理論、講政策、講技能、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做到“六有”:有場地、有機構、有師資、有制度、有標識、有資料,搭建起教育、服務、聯繫黨員群眾的大舞臺。
新時代講習所誰來講?“我們遇到友仔友女,會握握手,問寒問暖,最後客氣道別。這些‘友好’和‘善良’的動作,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6月21日晚,岑溪市岑城鎮甘衝社區的新時代講習所內,講師梁新民詼諧、通俗的宣講引來群眾陣陣掌聲和笑聲。次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新時代講習所也開講了,邀請公文寫作專家為這裡的企業員工進行專題培訓。
對講習員的遴選,全區各地建立講習人才資源庫,包括本地學校教師、企業員工、離退休幹部、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及貧困村第一書記,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講習骨幹隊伍網絡。一批“土專家”“田秀才”也受邀走上講臺,為鄉親們傳授更多的農業知識和致富本領。
新時代講習所怎麼講?近日,在淩雲縣下甲鎮平懷村,種桑養蠶大戶張桂林走進新時代講習所開設的學習講壇,跟群眾分享她發展規模養蠶的創業故事,指導村民靠養殖脫貧增收。“今年種桑養蠶收入不錯,我一定甩掉貧困帽,不拖大家後腿。”聽了現場講座後,村民楊勝權信心滿滿。
基層講習,“實”字當頭。為了讓群眾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用得上,全區各地各單位有機運用學習講壇、讀書會、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豐富形式,將脫貧、醫療、教育等相關政策、法律知識“翻譯”成基層群眾聽得懂的“鄉音土話”,讓小講堂激發出大動能。
不搞“空對空”,也不搞“一陣風”。如今,政策理論、科學技術、道德典範等專題課堂在全區各個新時代講習所遍地開花,讓黨的方針政策入腦入心、落地落實,讓科學技術紮根基層、服務反哺,讓傳統美德進村入戶、開花結果。
■要聞速評
讓思想的“火種”傳遞不熄
文 成
自今年5月全區首個新時代講習所在靖西創立,不到兩個月就形成星火燎原之勢,各地創建、亮點紛呈,令人想起93年前韋拔群等人創辦廣西第一個農民運動講習所展現的蓬勃生機和希望之光。
講習的形式和內容在變,但核心精神不變。如何讓思想的“火種”長存,而不是燒“一把火”、刮“一陣風”?關鍵是要見實效和建長效。
見實效,應“講”“習”並重,不僅要宣講政策理論,也要注重實踐環節:一方面,內容要豐富,“缺什麼補什麼”,講政策、講思路、講方法;另一方面,效果要實在,“種什麼收什麼”,讓基層黨員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用得上。
建長效,除了有主導部門、機構標識、師資場地等之外,還要整合利用各方資源,為新時代講習所提供發展動力:注重“高”,創建過程要保證高起點、高規格;講究“活”,因地制宜開展講習活動,不搞“樣板化”;突出“嚴”,管理和考核從嚴,避免學習半途而廢或流於形式。
“講”得紮實、“習”得滿意,新時代講習所必然會廣受歡迎,“武裝”起千百萬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