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有一本扶貧“活地圖”
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通訊員 黃 煉
“你這個不是花架子吧?”日前,剛採訪陸政時,記者有點懷疑。
在脫貧攻堅中,填表曾引發過一些爭議。但對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納村第一書記陸政來説,不僅表格填得好好的,還創新製作了一張《弄納村精準扶貧信息匯總示意圖》。
製作這張示意圖不容易。陸政爬上了全村21個弄場的制高點,把每個弄場的全景拍下,每座房子的主人、房子的結構、家裏多少人、是不是貧困戶、致貧原因、脫貧對策等都標注得一清二楚,並製作成了13張表格。“這就是我們弄納村的‘大數據庫’,記錄著每一戶的情況,特別是貧困戶,都逐戶制定有幫扶政策。”陸政胸有成竹。
記者翻到瑤水屯頁面,指著一棟房子問:“這家什麼情況?”陸政答:“這是貧困戶侯宗成家,因孩子讀書致貧,幫扶幹部是縣水利局職工黃松。”
翻到弄往屯頁面,也是隨便指一家。陸政指著標注説,這是貧困戶侯友必家,家裏一位老人臥病在床半年之久,上個月剛去世。由於要照顧老人和辦理後事,侯友必沒法出去打工。在幫扶對策表格上,寫的幫扶舉措是:“申請3000元民政臨時救助資金,開綠燈辦理移民搬遷,介紹外出務工。”據悉,陸政和相關部門協調後,為侯友必找到了一份月薪近5000元的工作,孝期過後就上班。
這張示意圖還真有用。陸政有自己的心得:“用心去製作示意圖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必須自己看、自己聽、自己想,要一個個山弄、一戶戶人家走上很多遍才能完成。”
弄納村531戶中有318戶是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達72%。2015年10月,陸政從縣水利局下來擔任第一書記。剛上任,一心想幹事,卻兩眼一抹黑。他意識到,必須到群眾中去摸清情況。陸政花了半個月,逐戶收集到了家庭成員、收入、住房、就學、就業、身體狀況、就醫情況、救助等級和産業發展意願等信息;依託後盾單位力量,兌現了10多戶的水櫃工程款,短時間內就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與支持。
摸索出經驗的陸政進村入戶更勤了,17個村民小組每年每個走訪8次以上,貧困戶戶均走訪5次以上。村黨支部書記侯志輝説:“哪個貧困戶住在哪個角落,住房怎麼樣,家裏飼養多少畜禽,小陸是一清二楚。”
陸政把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資料製成示意圖,對每個貧困戶逐一分析,逐一拿對策——
木林屯的侯宗義有養殖鴿子經驗,但缺少發展資金。陸政幫他聯繫貼息貸款,建起鴿子養殖場,如今每月出欄鴿子150對,月收入3000元,還帶動周邊貧困戶參與。
弄納屯的羅安明無心勞動,一家六口蝸居在危房裏。陸政組織縣、鄉、村工作隊,于2017年底幫他建起新房。深受感動的羅安明振作精神,主動請求陸政介紹工作掙錢養家。
兩年多來,陸政帶領全村建成家庭水櫃175座,14個屯通了水泥路。以聯辦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2017年獲得分紅1.5萬元,實現零的突破。
2017年,弄納村黨支部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評為四星級黨組織;2018年,陸政被評為2016-2017年度自治區、河池市優秀第一書記。2018年3月,陸政主動申請留任,他説:“弄納不脫貧摘帽,我堅決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