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貿工互動實現良性循環
防城港落地加工企業上半年産值15.8億元,同比增長30%
每天,東興市新邊民互市碼頭內,幾千名中越邊民在這裡交易,産品涉及海鮮、中草藥、澱粉等。圖為繁忙的邊貿碼頭。 黃理春 譚海東/攝
廣西日報防城港訊 (記者/黃興忠 通訊員/譚海東)7月10日上午,在東興邊民互市區內,張先達所在邊民互助組從越南進口的海鮮産品,直接銷往該市江平工業園區怡誠食品公司。之前,互市區內邊民每天8000元的免稅進口産品無法在本地加工,只能通過貿易商銷往外地。如今,邊民互市區內的客商,不但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貿易商,還有本地的東成食品、保通冷鏈和歐寶等加工企業。
這些公司是防城港2015年以來試點的落地加工企業,企業可直接進到互市區採購原材料,而互市區不再作為通道型交易點,而是一個市場。在這裡既有當地人開設的攤點,也有越南自然人開設的鋪面,貨物涉及海産品、水果、丁薯澱粉和中草藥等,正是這些落地加工企業,加快了貿易轉型升級步伐。
據防城港市商務局介紹,落地加工企業從2015年的數家,發展到現在的28家,今年上半年産值15.8億元,同比增長30%;參與互市貿易邊民超3萬人,創造相關就業崗位超7萬個;東興邊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29萬元,通道型經濟已向加工貿易經濟轉變。
為實現貿易轉型升級,防城港市于2015年9月出臺《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發展跨境加工業方案》和《推進發展十大類(年産值10億元以上)跨境加工製造業方案》,試點發展落地加工企業,允許企業直接到邊民互市區採購原材料,支持邊民互助合作組與試點企業簽訂貨物購銷協議。伍尚斌、張先達等人是首批與怡誠公司簽訂購銷協議的邊民,他們之前在互市區內做邊貿,只能將進口貨銷售給貿易商拉往全國各地,現在直接銷給當地加工企業做精深加工,形成了“邊境貿易+跨境加工製造業”的發展模式。
落地加工企業的發展,加速了“互市+專業市場”建立,特別是東興邊民互市區內,目前已經形成了海産品、木薯粉、堅果、水果等農産品專業市場,互市區逐漸由原來的“通道”向“市場”轉變。每天,有大量邊民在這裡進行交易,也有越南人在市場裏開設攤點。東興市工信局一負責人介紹,該市正打造建材、海産品、機電、紅木、輕紡服裝、旅遊和美食文化、互市區一級市場和大型綜合零售市場等“十大類專業市場”,如今已建成華美達廣場、東興試驗區免稅商城等專業市場10個,正謀劃推進的有自行車專業市場、東興博覽園(綜合紅木文化中心)等21個項目。
落地加工企業的興旺繁榮,促進了通關體制機制改革。為使進口貨物快捷通關,口岸關檢不斷推進“三個一”(一次查驗、一次申報、一次放行)改革,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將原來涉及多家口岸查驗單位的1781個數據元減少到731個,實行的出入境檢驗檢疫“e—CIQ”、邊境貿易“一指通”等全面上線運行。今年前6個月,通過“單一窗口”一次申報報關單共7533份,佔比88%。現在,東興海關進口通關時間為1.14小時,居關區首位,較去年同期壓縮59.3%;出口通關時間為0.13小時,居關區第二,壓縮77.8%。針對各邊貿企業,特別是重點外貿企業,其進出口貨物推出“海鮮船舶隨到隨檢”“大宗貨物集中通關”“協調越方延長通關時間”等措施,使雙邊口岸單日驗放貨運車輛、邊貿船舶數量由原來的70台、350艘分別增至216台和754艘。通道速度的提升,促進了邊貿的繁榮,加快了落地加工企業的發展,而加工企業的興旺,又促進了貿易的轉型升級,貿工互動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