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報  2018-07-17 17:42:16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粵桂黔高鐵經濟帶13市(州)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

  伴隨著高鐵帶來的空間距離急速縮小,人才、科技、觀念、資本等創新要素,正在高鐵沿線從東向西疾馳飛奔。一大批廣東的創新人才與資源,正沿著高鐵,走向大西南的廣袤腹地。幾個小時的高鐵路程,讓粵桂黔三地開始涌現出“跨省上班族”。

  隨著貴廣、南廣高鐵的開通,粵桂黔三省(區)以高鐵為紐帶,通過“省市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沿線區縣聯動”的模式,推動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一區三園”建設。三省(區)産業梯度正在進行有序轉移、要素雙向自由流動。高鐵經濟帶産生的經濟、社會效益,使粵桂黔三地能夠探索東中西部合作協調發展、泛珠區域高鐵經濟帶建設探索新路徑。

  聯手13市(州),“十大行動”加快鄉村振興

  近日,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舉行的泛珠區域高鐵經濟帶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第四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聯席會議上,來自國家發改委、粵桂黔三省(區)、貴廣、南廣高鐵沿線13個市(州)以及泛珠區域代表齊聚,共同研究推動泛珠區域高鐵經濟帶建設工作,為全國跨省(區)合作推動鄉村振興作出探索。

  本著“攜手合作 推動鄉村振興”的主題,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沿線13市(州)領導在第四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聯席會議上,審議通過並簽署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鄉村振興共同行動倡議》(以下簡稱“《行動倡議》”)。《行動倡議》重點圍繞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向來展開,攜手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

  佛山陶瓷在高鐵沿線鄉鎮遍地開花;珠三角傢具、花卉企業在桂黔及泛珠區域設立生産基地並投資打造全産業鏈合作;南海九江等水産養殖農業技術向西輸出並培育當地農民成為帶領貧困村發展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國務院扶貧辦將其定為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並作為新模式向全國推廣;旅遊、農業、人才交流引進更加頻繁……不難看出,高鐵經濟帶正出現從城市到鄉村全面深入帶動的新趨勢。

  早在今年5月份,佛山市牽頭擬定了《行動倡議(草案)》,重點圍繞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向來展開,希望共同推動鄉村振興。同時,《行動倡議(草案)》還結合發展實際,提出共同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倡議,包括:“一村一品”示範行動、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行動、“互聯網+新型農業”行動、龍頭企業帶動行動、鄉村人才交流共育行動、特色鄉村文化推廣行動、旅遊市場資源共享行動、美麗鄉村共建行動、黨建結對共建行動、精準扶貧攻堅協同行動。

  《行動倡議》具體包括以産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利用各自産業發展優勢,借力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協同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旅遊充分發展,構建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體系;以人才振興壯大鄉村發展人才隊伍。打通資源渠道共同培育鄉土人才,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以文化振興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繁榮鄉村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農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以生態振興打造美麗鄉村。共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共同保護鄉村山水田園景觀,推動鄉村生態資源加快升值;以組織振興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著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居民收入增長,三年合作成績斐然

  2014年底,粵桂黔三省(區)共同謀劃建設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從2015年起,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沿線13個市(州)每年一次,以“開放、合作、共贏”為主題召開聯席會議,先後推動建立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廣西園和貴州園。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推動,取得良好成效。

  2015年,廣東率先在佛山設立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並推動試驗區雲浮分園建設。佛山成功舉辦以“開放、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建設工作現場會暨首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聯席會議等活動。現場達成合作項目71個,投資總額1021億元,涵蓋基礎設施、金融合作、産業貿易等領域。2016年、2017年,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貴州園)相繼設立,並舉辦第二、第三屆聯席會議等活動。

  2016年,佛山創新舉辦粵桂黔高鐵經濟帶促進民間投資大會,成立粵桂黔促進民間投資7大聯盟,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好機制,激發起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建設的市場活力。

  當前高鐵沿線13市(州)已達成合作項目160多個,投資總額達到2500多億元。從2014年到2017年,沿線13市(州)GDP從40043.52億元增長至51653.19億元,增長率達29%,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是沿線居民人均收入同步大幅增長。

  在全面總結推介前三屆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大會活動規模擴大到泛珠區域,合作內容進一步拓寬和細化,聚焦鄉村振興主題,是粵桂黔三省(區)共同貫徹落實中央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是加快促進三省(區)協同發展的實際舉措。今年的大會還是三省(區)攜手展示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成效與經驗的重要平臺,對促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沿線要素流動、共商鄉村振興為重要內容的區域協同發展之路,對推進泛珠三角區域更高層次開放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協作治污,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7月5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共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行動計劃》正式啟動,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環保産業聯盟宣佈成立,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沿線城市各環保相關單位共60余人參與。

  為了貫徹落實《粵桂黔高鐵經濟帶鄉村振興共同行動倡議》,解決高鐵經濟帶上農村環境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對接會上依託佛山南海區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這個優勢平臺,13市(州)環保部門、三省(區)各級環保産業協會、環保龍頭企業以高鐵經濟帶為紐帶,攜手合作,啟動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共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行動計劃》,共同探索區域協作治污新路徑。

  環保産業聯盟由沿線13市(州)環保部門推動,由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佛山市南海區環保局)聯合南海區環保産業協會牽頭發起,由3省(區)各級環保産業協會和優秀環保企業代表共同結盟成立。聯盟將通過環保技術交流、治理供需對接、生態環境保護合作,由沿線13個市(州)共同謀劃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行動計劃,共商和推進以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為重要內容的區域協同發展方式。

  根據《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環保産業聯盟宣言》,聯盟達成了“搭建環保技術交流平臺”、“鼓勵環境治理供需對接”、“推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建立議事交流機制”等五大共識。這是繼2016年成立粵桂黔高鐵經濟帶7大産業聯盟後,成立的第八個産業聯盟。

  這次契機,粵桂黔高鐵經濟帶中超300家行業商協會、企業現場對接,這也是泛珠區域高鐵經濟帶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第四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聯席會議的“魅力”所在。對接活動的項目下沉到基層,以縣鄉鎮項目為主,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沿線13個市(州)超300家企業參加,農産品、食品、傢具、陶瓷、鋁型材、建築、鋁門窗、機械裝備、大數據、環保等行業協會及企業現場“相親”,加強各領域的合作。

  “互聯網+實體展館”展現粵桂黔鄉村振興成果

  2018年7月5日至8日,走進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信廣場,這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各式農産品,現場還有各種聲光電效果展示,直接立體式、全方位地展銷各地名優農産品食品,在這裡舉行的粵桂黔名優農産品食品展示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以“互聯網+實體展館”的方式,打造出了永不落幕的農博會效果。

  按照“政府搭臺、商會協同、企業唱戲、群眾參與、市場運作、持續經營”的模式,遵循“專業化、市場化、持續性”的要求,以“推介優質農産品和食品、讓農民增收、讓企業盈利、讓群眾受益”為目的,展示以線下展銷為主,輔以線上展示,主要分為三大板塊:“13+1”城市特裝核心展、名優産品開放展以及線上博覽會。

  全國多家名優企業參會,佛山市對口協作地區包括四川省涼山州及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也首次參展。名優産品開放展區佔地14000平方米,精選粵桂黔三省(區)各地名特優農産品食品,進行貨倉式批發銷售,展示三地特色優質産品。現場還將安排專業檢測車確保農産品食品安全衛生。

  展覽通過互聯網+實體展館,立體式、全方位展現三省(區)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成果,突顯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內“省市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沿線區縣聯動”效能,實現農産品産銷對接,為優質農産品食品拓寬銷售渠道,帶動産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接下來,南海將繼續借助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聯席會議契機,將粵桂黔名優農産品食品展示博覽會辦成三省(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區域聯動最緊密的優質品牌博覽會,讓廣東人民享用到更多的優質安全農産品,助推三省(區)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打贏脫貧攻堅戰,構建雙向開放的合作格局,助力粵桂黔高鐵經濟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開展。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