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鄉村有傳承,鄉土方有記憶
廣西日報  2018-07-27 14:24:02

  子 午

  據《廣西日報》報道,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葛坡社區青山腳村裏,有一個原生態的平地瑤表演團隊。30多名團員中,年齡最大的64歲,最小的也有36歲。這些瑤族傳統文化表演者的老師,則是今年才23歲的徐維生。

  徐維生何許人也?他從富川考入廣西師範大學聲樂專業學習,上大二時,因3位民間授業師傅中的兩位離世,感念當地原生態的平地瑤文化藝術傳承漸熄,隨即退學,回鄉收徒傳藝。他訪遍當地瑤族村落,搜尋、記錄了平地瑤的山歌唱法、舞蹈跳法、蘆笙長鼓等樂器製作工藝和演奏方法,將瑤族蘆笙製作工藝完整保留下來並加以創新;他收集整理瑤族歌書、鼓譜等瑤族民間音樂歷史材料,把平地瑤歌曲的形成、歷史變遷以及唱法特點講給學生聽,讓大家對本民族歌曲有系統性認識。

  考上大學本就不易,能考進聲樂專業更難,然而,已上大學兩年的徐維生卻退學回鄉,聚攏一批志同道合者組成了平地瑤表演團,自稱“為平地瑤文化而活的人”。為什麼?圖什麼?“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就是想把瑤族傳統文化傳承下來,並傳播出去”。細看過新聞,不難有答案。

  美哉廣西,既應有“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靚麗容顏,也應有獨具民族傳承的文化內涵。由此,廣西的發展之路,才會走得更遠更有底氣。散落于鄉間村屯的民族傳統文化,包括民居建築、民間音樂、民族服飾、勞動工具、民風習俗等等,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記錄整理、蒐集歸納、創新光大,鄉村有了文化傳承,鄉土廣西才有根的故鄉記憶,鄉愁才有安放之地。

  在這一鏈條中,傳與承是至為關鍵的環節。如徐維生一般,人們有責任有義務為傳承做點兒什麼,無論大小、無論多少,無關乎名與利,只關乎“吾心安處”的價值選擇與表達。

  傳承,正在受到重視。2014年7月,廣西《全區村史室建設工作方案》出爐。此方案的實施,是“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第二階段“生態鄉村”的一項重點工作,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鼓勵支持村史室建設、村屯文化的收集和傳承。如今,建村史館、修村史志在廣西已勃然興起,據《南寧日報》7月23日報道,僅南寧市目前已建成922個村史室,每一間村史室都是為人們探尋當地歷史發展脈絡打開的一扇窗。

  村史室和徐維生所做的文化傳承工作,具有同樣的價值與意義。“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民族文化既有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市場價值,更有養育一方人精氣神的根祗意義。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傳承好保護好民族文化,鄉土積澱記憶,文化代有傳承,文明才有根基。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