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辦‘下課’了!”
—商事制度改革的廣西實踐
廣西日報記者 吳家躍
老司機”也會遇到“新難題”。曾經幫人跑腿、墊資代辦證照收取佣金的黃老闆,最近頻頻搖頭感嘆“生意難做”,並打算另謀出路。
黃老闆在代辦證照行業混了10多年,生意原本一直不錯,已在南寧買車買房,日子過得也算滋潤。然而如今,這門“好生意”風光不再。
代辦生意滑落,是從2013年開始的。”黃老闆清楚記得,自從我區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後,生意就日漸冷清,經常一個月都接不到一單業務。
以前所接到的業務,大都是一些企業老闆不願意來回跑部門、跑窗口、排長隊,樂意花錢請我們來代勞。”黃老闆回顧,“過去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等業務,要往返奔走于工商、質監、地稅、國稅、公安等不同部門之間,提交各種材料,沒有兩三個星期,根本辦不完所有的業務。”
幫人跑腿排隊辦證最火爆的時候,一天能接到十幾單。”黃老闆透露,每單收費少則幾百上千元,多的有上萬元。
自治區工商局局長馮學軍介紹,我區實行“多證合一”改革,如今,企業註冊只進“一扇門”,只去“一個窗”,一次性提交材料,跑兩趟,兩三個工作日內就可以辦完新建企業需要的所有手續。
創業者再也不用‘跑斷腿’,不用‘排長隊’,等待片刻就能辦好證照,‘代辦生意’怎還會有市場?!”馮學軍調侃,商改最大特點就是給創業者帶來便利,讓代辦者“斷”了業務。
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限制,是代辦生意越來越難做的另一個原因。”自治區工商局副局長閉俊東解釋,改革前,要想註冊一個公司,至少需要3萬至500萬元資金存放在銀行,這是企業註冊的硬條件。
這個規定沒有鬆綁之前,代辦的生意也特別好做。”閉俊東説,“一些創業者資金不足,但又想開公司,無奈之下只能找代辦公司來墊資。代辦公司幫企業墊資完成登記註冊後,經常都會拿到可觀的回報。”
不過,這條生財之道,在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中,也很快被堵死了。根據改革方案,全國上下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
如今,在進行公司登記時,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也無需提交驗資報告。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對於創業者而言是最大限度的鬆綁。”許多企業老總對商事制度改革帶來的好處,紛紛讚嘆。
然而,最令群眾和企業點讚的是,我區在深入推進商改中,下大力氣拆除部門之間的“圍墻”,形成了無障礙審批“綠色通道”,非常得民心。特別是實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改革後,以“鍵對鍵,不見面”的方式來辦事,“足不出戶,上網開公司”已成現實,不但能提高辦證速度,還能有效破解“權力尋租”的難題。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商改最大亮點就是破解部門利益阻撓,實現社會運行效率倍增,避免人力、物力浪費。不但能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還能有效解決各部門之間數據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監管難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各種權力曬在陽光下,讓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已給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最直觀的就是投資創業的“腳底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幅度減少了。資料顯示,目前我區開辦企業提交材料比原來減少29種34個,比改革前減少了85%。創業者在取得名稱核準後,領取營業執照的時間平均為1.8天,比改革前法定時限縮短13天以上。
如今,我區群眾辦理營業執照很簡單、更容易了,不必找人、花錢去辦理了。”目睹我區商改全過程的黃老闆已經“另謀出路”,實業做得日漸紅火。他笑稱,“改革效果好,代辦可下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