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土貨”豐收産銷兩旺 ——西鄉塘區金陵鎮做大做優做強特色産業助推鄉村振興
三聯村香蔥種植成片。 (西宣供圖)
南寧日報記者 楊 盛 通訊員 蔣得興 馬艷萍
自“美麗廣西·宜居鄉村”活動開展以來,西鄉塘區金陵鎮狠抓責任落實,突出重點,發展特色,以點帶面,把特色産業做大做優做強,帶動百姓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土貨”獲豐收
計劃先行繪藍圖。金陵鎮各駐村幹部、村“兩委”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動員群眾,凝聚各方智慧,分析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佈局、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村級經濟發展計劃。“依託我村靠近右江,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地理優勢,我們重點發展規模高效的現代農業特色果蔬種植項目。”金陵村黨支部書記林若蘇介紹説。
根據市場需求,金陵鎮金陵村成功打造一個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生産示範基地——金陵村特色果蔬種植示範基地。該示範基地佔地約300畝,主要種植毛節瓜、苦瓜、黃瓜等,每年産出120萬公斤特色果蔬,總産值135萬元。該基地負責人孫繼雲介紹:“基地採用現代化種植技術,由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提供技術指導,果蔬不僅品質好,産量還相當於傳統種植産量的2倍,大大提高了産值。”通過“基地+農戶”農業發展模式,該基地帶動了142戶農戶致富,每戶每年增收1萬元。
在金陵鎮三聯村南流坡,這裡有連片的1000畝香蔥産業示範區,該示範區通過增施有機肥,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有效提升香蔥産量與品質,實現香蔥畝産3500公斤,輻射周邊地區2000畝,拓展區帶動300戶以上農戶、輻射區帶動551戶農戶種植香蔥。金陵鎮三聯村香蔥産業示範區被認定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鄉級示範園創建入圍單位。
配套服務為特色産業插上“翅膀”
金陵鎮是廣西較大的秋冬季小香蔥原産地,巨大的香蔥産量亟須解決冰藏、保鮮、運輸等難題。
2016年10月,一家大型龍頭企業——廣西南寧金起樺農副産品加工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它主要從事泡沫生産、制冰、蔬菜冷藏等農産品加工,提供香蔥北運的加工、保鮮、週轉、批發服務,併為其他“南菜北運”農副産品提供冷藏保鮮服務。
從去年開始,該公司的運營範圍擴展到韭菜的種植、加工、批發。公司建設有兩個“南菜北運”蔬菜基地,面積合計2300畝,實行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管理,極大激發了金陵、壇洛等地村民種植香蔥的積極性。同時,金起樺農副産品加工有限公司還與三聯村簽訂了香蔥收購協議,確保了農産品豐産增收。
來自北京的客商徐先生和該公司達成長期合作,他正是看中了金陵鎮品質良好的香蔥和完善的加工服務配套。2017年秋冬季,徐先生在金陵鎮收購小香蔥超過50萬公斤,比5年前增加了40%。
電子商務打通發展渠道
金陵鎮因地制宜,種養結合,抱團發展,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新格局。通過土地流轉打造了柑橘種植基地、剛德村特色養殖産業基地、陸平村養雞産業基地、興賢村無公害蔬菜生産種植基地等特色産業基地,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培育養殖大戶363戶,其中,養雞大戶103戶,年出欄654萬羽;生豬養殖大戶200戶,年出欄27.2萬頭;旱鴨養殖大戶60戶,年出欄70萬羽。該鎮以“建設優質農産品基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支撐,以科技為引領,培育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鎮已流轉土地20000余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3%,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63個、家庭農場12家,輻射帶動農戶1800多戶。
鋪設電子商務服務點。該鎮完成14個村郵樂購和農村淘寶電子商務服務店建設,通過實施“農村淘寶”項目打通由城市到農村的物流和信息通道,解決農村“買難”“賣難”問題,實現“網貨下鄉”和“農副産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