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貧困農村勞動力怎樣有效脫貧 ——請看來自柳州市就業創業幫扶的實踐
廣西日報  2018-08-20 09:27:45

  廣西日報記者 諶貽照 通訊員 廖 玲 唐娟紅

  柳州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實名登記調查結果顯示,該市16至60歲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農村勞動力人數為19.7547萬人,但未轉移就業及未脫貧人數為10.0816萬人,超50%。如何讓這50%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有效脫貧?該市選準一個重要突破點——就業創業幫扶。

  勞務帶頭人帶動貧困戶成批次就業

  7月4日,來自融水苗族自治縣大灣村的黃仙送,頭戴安全帽,懷著緊張和憧憬的心情進入柳州市市民服務中心施工現場接受培訓。班長指著勞保服、絕緣手套、安全帶等仔細講解施工安全知識。

  黃仙送是柳州市出臺《加大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後首批到柳州受訓的勞務帶頭人。該市鼓勵貧困村年富力強的青年人、村幹部擔任勞務帶頭人,成批次帶動村裏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貧困農村勞動力勞務輸出工作,並按照300元/人的標準給予勞務服務機構(經紀人員)就業服務補助。首次培訓,帶動了400余人實現就業,並且達到每人月均5000元的收入水準。

  2018年至2020年,該市財政將投入約1.35億元,實施就業援助、技能培訓、創業、招聘宣傳等18項就業創業幫扶措施,為農村貧困勞動力暢通就業渠道,搭建就業平臺。其中,培育勞務帶頭人成批次帶動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乃全區首創。

  勞務帶頭人帶領貧困勞動力脫貧,正形成規模效應。僅融水白雲鄉高蘭村賈老紅一人就帶動木工和鋼筋工24人就業;同鄉的劉老交帶動木工、內外架工20人就業。6月29日,回鄉創業的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平岩村村民吳練軍,在三江南站易地扶貧搬遷點建了皮鞋生産的“微車間”,帶動260多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貧困勞動力輸入輸出精準對接

  運料、澆灌混凝土、綁扎鋼筋……8月15日,融水白雲鄉貧困戶賈央與其他近200名同鄉貧困戶一起,在廣西建工集團第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工地上忙碌著。“我們在這裡每個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如果工作和收入正常,今年我們就可以脫貧了。”一起上班的貧困戶王少林説。

  他們的崗位,都是在今年柳州市首批貧困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帶頭人培訓暨企業用工簽約儀式上,由與廣西區五建簽約的15名勞務帶頭人安排的。

  政企合作,是該市實現貧困戶勞務輸入輸出精準對接的強大保障。今年初,柳州市出臺了開展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勞動力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創業脫貧工作。該市人社局牽頭負責有針對性地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推薦創業項目、開展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鼓勵政府平臺公司等重點企業,優先吸納勞務帶頭人組織的貧困勞動力到企業務工,實現勞務輸入輸出的精準對接。

  柳州市城建集團、廣西區五建積極響應市政府號召,主動組織融水白雲鄉高蘭村、小桑村、大灣村的勞務帶頭人到柳州市集中參訓,並與勞務帶頭人簽訂了長期用工合同。

  該市還與廣東省廣州市、鶴山市、湛江市、惠州市等以及浙江省重點城市建立市際勞務合作關係,將長三角、珠三角用工規範、工資收入穩定的2000多家優良企業作為該市重點勞務輸出基地企業,對口吸納柳州市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

  貧困戶“一戶一人一技能”全覆蓋

  該市要在3年內培訓就業創業帶頭人1000人,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5萬人以上,到2020年,幫助全市10萬名農村貧困勞動力增收脫貧。

  今年7月的首期培訓,柳州市15名勞務帶頭人已經初步掌握建築工程現場施工以及用人管人的技能。融水安太鄉小桑村的杜文衣對自己所學到的技能很自信。他説,在工地上,區五建公司的教員毫無保留地將施工技術傳授給他們;在課堂上,培訓機構的老師將管理的理論知識認真剖析。自己記了很多筆記,也接觸到很多新知識,這對以後的工作很有幫助。

  柳州市人社局局長龔海祥表示,未來3年,柳州市可逐漸實現貧困勞動力“一戶一人一技能”全覆蓋的大目標。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