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營動中國”活動的小朋友在馬山縣羊山村體驗皮划艇。
廣西日報記者 孟振興 通訊員 韋紹群 文/圖
8月21日,馬山縣古零鎮羊山村三甲屯的草地上,來自廣東東莞的鐘國智小朋友正在教練何傑的引導下小心翼翼地走上低空扁帶。扁帶全長不過數米,雖然教練全程保護,但他還是感覺“好像走了幾個小時”。
“這個遊戲考驗的是孩子的勇氣和平衡能力。”何傑説,扁帶是尼龍製品,彈性很強,人走在上面搖晃幅度很大,比走鋼絲還難。“孩子除了要掌握動作要領,更重要的是克服內心的恐懼。”在教練的鼓勵下,在場的數十個小朋友逐一走上扁帶。
走扁帶只是孩子們面臨的諸多考驗之一。8月20日,“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營地夏令營(廣西馬山站)活動開啟,47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齊聚三甲屯,接受為期4天的戶外運動體驗和專業化培訓。連綿的群山、清新的空氣、獨特的民俗文化讓孩子們備感新鮮,而依託當地地形地貌開展的野外攀岩、洞穴探秘等活動也是他們面臨的重要挑戰。如野外攀岩項目,三甲屯高達十幾米的自然岩壁較之孩子們習慣的人工岩壁要困難很多,參加活動的不少孩子只能望“岩”興嘆,反倒是年僅10歲的小姑娘李炎郯躍躍欲試。
李炎郯的勇氣來自長期的嚴格訓練:自中國首個攀岩特色小鎮落戶馬山縣以來,當地已建成6所攀岩學校,攀岩運動已成為不少學生課餘活動的首選。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中國登山協會等部門因勢利導,在該縣組建全國首支攀岩國家少年隊,李炎郯就是首批29名成員之一。“我們利用課餘時間和寒暑假,對孩子們進行系統專業培訓,以期培養出能參加大型賽事的好苗子。”國少隊主教練、中攀阿成攀岩學校校長謝衛成説。
“如果説攀岩比賽是留下精彩,那麼夏令營活動和國少隊組建就是播撒種子。”在當天舉行的相關會議上,與會專家、業內精英就提升青少年素質、發展體育産業、開展戶外教育等話題暢所欲言,為“體育+文旅+扶貧+縣域發展”的“馬山模式”建言獻策;中國登山協會還與馬山縣簽訂扶貧合作協議,助力脫貧攻堅。
“優質資源是‘馬山模式’發展的基礎,高位推動是成功的關鍵,群眾的參與是力量的源泉。”馬山縣長張自英錶示,該縣將以本次戶外營地大會為契機、以攀岩小鎮為重要平臺,持續深化優化“馬山模式”,努力把馬山打造成中國-東盟特色體育旅遊名縣和山地運動體驗及全域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