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詼諧風趣的“螞拐捉害蟲”
廣西日報  2018-10-26 10:42:38

詼諧風趣的“螞拐捉害蟲”

  這是男“螞拐”發現了前方的“害蟲”,奮力撲殺。

  廣西日報記者 玉智威 文/圖

  10月25日上午,廣西第十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各項比賽全面鋪開,珍珠球、蹴球、高腳競速、板鞋競速、“螞拐捉害蟲”等項目,分別在崇左市體育中心綜合訓練館、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田徑場、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體育場進行。其中,在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田徑場舉行的“螞拐捉害蟲”,因是首次出現在民運會賽場而頗為引人注目。

  25日上午,“螞拐捉害蟲”進行的是男子個人、女子個人20米折返賽。參賽者從起點出發,以螞拐跳、撲的方式行進到跑道另一端,“捉住害蟲”後返回,以時間長短來決定優勝者。

  “這一新增的比賽項目源自河池的螞拐節,代表了當地的一種文化。現在相關部門提倡大力挖掘傳承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因此,我們經過整理和制定相關規則後,把這一項目引入了本屆運動會。這個項目可以訓練青少年的爆發力和協調性。”在比賽現場,裁判長羅建達向記者介紹道。

  在比賽中,參賽選手“捉住害蟲”折返時,有的放入口袋,有的則用嘴叼,一些代表隊為此提出了異議。羅建達對此表示,這是新增的比賽項目,規則將會通過比賽的實踐來進一步調整。記者在採訪中也與一些參賽隊員聊到了比賽規則。廣西體專代表隊的一名隊員風趣地説道:螞拐一躍而起即咬住獵物,真的還沒見過螞拐是用“手”抓的。

  對於“螞拐捉害蟲”的起源,受訪的隊員表示有所了解,但知道的並不多。當然,記者也是經過“惡補”才知道其來龍去脈。

  壯族螞拐節主要流行于廣西西北部紅水河流域境內,因壯族把青蛙稱“螞拐”而得名,又稱為“蛙婆節”、“青蛙節”。這是壯族先民崇拜青蛙的遺俗。壯族人民群眾把青蛙視為天庭降下的天女,她會“呼喚風雨”,給壯鄉帶來豐收、吉祥、太平和昌盛。青蛙的藝術形象,普遍出現于廣西壯族的繪畫、雕塑、文身、繡織、舞蹈、民謠和神話傳説之中,著名的花山壁畫中的主體形象也是青蛙。畫中的許多場面描繪了遠古社會酋長、巫師裝扮成青蛙圖騰的祭祀活動。

  壯族螞拐節各地儀式不全一樣,節期一般從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結束,全過程有“找青蛙”、“孝青蛙”、“葬青蛙”三大程式,大體分找青蛙、遊寨、祭青蛙、葬青蛙、驗卜等五個部分。有的地區還出現戴著青蛙面具的男女青蛙神、青蛙將軍和其他神靈,分別跳著各種舞蹈。青蛙舞的舞姿多模擬青蛙而為,主要動作有雙腿深蹲、撐棍仰身、碎步橫行、抬踏顫點等,富於生活氣息,詼諧風趣。

  紅水河兩岸百餘裏的壯家村寨都盛行螞拐節活動,歷史上曾建成過二三百座螞拐亭。由於歷史原因,20世紀六七十年代,螞拐節活動很少舉行,一些螞拐亭在當時遭受破壞,現在遺留下來的已經很少了。

  改革開放以後,螞拐節活動在各地又陸續得到恢復。目前,年輕人對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態度日益淡漠,一些活動傳承人因年事已高而退出舞臺,有的已相繼謝世,導致某些技藝得不到傳承。有關部門正採取措施對螞拐節的相關民俗活動加以搶救和保護。而把“螞拐捉害蟲”列入民運會比賽項目,就是其中的有效措施之一。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