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群眾“脫貧光榮”的精氣神
——我區創新開展精準幫扶“三方見面”活動綜述
廣西日報記者 韋繼川
從今年6月開始,廣西在5000個貧困村(含脫貧摘帽村)和脫貧任務重、幫扶滿意度不高的非貧困村,創新開展2018年精準幫扶“三方見面”活動。截至10月26日,全區開展這項活動超過1萬場次,參加活動的貧困戶21.5萬戶、優秀脫貧戶代表9.4萬人、幫扶聯繫人13.6萬人。
“活動超出我們預期,各地積極性都很高,大家從中感受到了幫扶幹部的工作熱情、優秀脫貧戶幫助未脫貧群眾的幹勁,特別是貧困群眾‘我要致富’‘脫貧光榮’的精氣神被激發出來了。”自治區扶貧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三方見面”活動開展以來,我區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大膽創新活動形式,實實在在改變了貧困群眾思想狀態。
6月13日,自治區扶貧辦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江潭村加牙屯,指導村“兩委”組織開展全區首次“三方見面”活動試點。之後,各市、縣、鄉都制定了本級活動方案,各鄉鎮在轄區內選擇1-2個村先行試點,組織鄉鎮分管領導、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等幹部進行現場觀摩,為活動全面鋪開提供借鑒。
各地按照“不等不靠、艱苦奮鬥、勤勞脫貧、身殘志堅”的標準,由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和幫扶聯繫人通過仔細分析,推選脫貧成效顯著、脫貧經驗可複製、可推廣的脫貧戶為脫貧示範戶。脫貧戶代表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總結自己的脫貧經驗和體會,分別從産業發展、轉移就業和提高自身種植技術水準等幾個方面講述自己的脫貧經驗,同時認真解答貧困戶的提問。而活動打破常規座談會的模式,將活動地點設置在村級活動場所、産業基地、田間地頭、生産車間等群眾熟悉的地方。
“自己當面聽了身邊脫貧典型故事,再與幫扶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真心交流,感覺脫貧信心滿滿,有清水魚養殖和砂糖橘種植,還用多餘的時間外出務工,今年一定能脫貧!”金秀瑤族自治縣羅香鄉龍坪村活動現場,貧困戶代表譚似海説。
“三方見面,使貧困戶與脫貧戶、幫扶人思想上産生強烈的碰撞,對扶志、扶智的效果特別好,提醒了很多觀望、等靠、思想麻木的貧困戶。”南寧市江南區扶貧辦負責人説,一方面通過身邊人説身邊事,脫貧戶現身説法,為貧困戶指引脫貧路徑,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增強脫貧決心,貧困戶自我分析致貧原因,談談自己的發展思路和想法,提出脫貧路上遇到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優秀脫貧戶的幫扶幹部向未脫貧戶的幫扶幹部傳授幫扶經驗,主要談談自己的幫扶感受、幫扶方法、幫扶歷程,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如何用真情與貧困群眾打交道,啟迪、激發未脫貧戶的幫扶幹部,幫助其樹立起幫扶信心,明晰和開拓幫扶思路和措施。
各地在開展這項活動中,對貧困戶提出的危房改造、産業扶持等方面的合理要求和急需解決的困難,能當面解決的絕不後拖,不能當面解答的認真記錄下來,建立清單,並由幫扶聯繫人、第一書記、工作隊員諮詢上級部門,活動後及時回復貧困戶並幫助其解決,力爭讓與會的每一位貧困戶清楚每一項政策、明白每一個疑惑、解決每一個問題,避免活動流於形式。通過“三方見面”活動,全區記錄貧困群眾困難和問題3.4萬個,解決3.2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