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市西鄉塘區:廉潔工作站服務精準扶貧
廣西日報  2018-11-16 11:07:07

  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楊波 通訊員/林一萍)“方叔,百香果的年底分紅到賬了嗎?分了多少錢?”近日,南寧市西鄉塘區樂勇村廉潔工作站站長廖桂枝入戶核實扶貧項目分紅情況。在西鄉塘區,130個村(社區)基層廉潔工作站650名成員的監督讓扶貧産業的“造血細胞”活起來。

  今年以來,西鄉塘區紀委精準發力,打造蹲點督查、專項巡察、常態督查和全程監督的全方位監督新格局,確保扶貧政策不折不扣落地,扶貧舉措變“輸血”為“造血”。年內查處虛報冒領扶貧産業分紅案件7件,追回經濟損失7000元。

  在前三個季度蹲點督查活動中,西鄉塘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深入轄區12個貧困村,累計蹲點51天發現突出問題121個,直面問題不回避、不縱容,解決問題出實招、想辦法。在扶貧項目的審批、扶貧資金的使用、貧困戶的入股分紅等環節的監督檢查中,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件16件,梳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40條。

  今年9月,西鄉塘區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專項巡察,緊盯扶貧資金使用、項目實施管理過程中違規操作和以權謀私、虛報套取等扶貧領域不正之風的腐敗問題,全方位、多輪次實施精準監督,實現3個鎮39個村巡察全覆蓋,並開通專項巡察舉報熱線,完善“清風西鄉塘區”微信平臺。

  常態化、多維度的監督體系,激活了西鄉塘區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扶貧産業落地生根。在雙定鎮武陵村,村委利用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髮展肉鴿養殖,該村廉潔工作站站長鄧明凱參與項目全程監督,確保專項資金有序、高效使用。目前,兩棟現代化自動餵養鴿舍投入使用,委託合作社經營管理,預計年收益可超10萬元。

  如今,一項項産業扶貧政策在西鄉塘區12個貧困村開花結果。貧困村特色産業覆蓋率達98%,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8家,實現每個貧困村有1個以上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41人,每個貧困村有3個以上致富帶頭人。

  從傳統産業到現代特色農業,從傳統水稻、木薯到砂糖橘、三紅蜜柚,從單打獨鬥到聯盟發展,西鄉塘區紀委監委鐵紀護航貧困村特色産業發展,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走出一條多元化産業扶貧路徑。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