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欽州市靈山項目精細化管理見成效
廣西日報  2018-11-16 11:07:16

原標題:靈山項目精細化管理見成效

        今年15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建設高效率推進

  廣西日報靈山訊 (記者/羅繼梅 通訊員/韋耕洲 李平)“自從今年實施了精細化管理,縣裏所有的工程項目一下子理順了!”11月14日,靈山縣發改局局長潘榮勝説。該縣是目前我區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精細化管理唯一的試點縣。今年6月,全區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精細化管理現場會在靈山召開。該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統籌、精準施策,通過做好前期工作夯實基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優先集中審批,建立紅黑榜通報制度等措施,大力推進項目精細化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近兩年來,該縣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完成情況連續高居全區前三名,今年上半年再獲自治區紅榜表揚,並額外獲得自治區獎補3000萬元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一個。

  實施精細化管理前,該縣項目管理存在項目業主對業務不熟悉、日常監管缺失、竣工驗收難等多種問題和難點。為此,該縣成立專門調研組,從項目申報、建設到竣工驗收全流程進行排查分析,找準每個事項涉及的責任部門、時間要求和難點,全盤摸清情況,理順思路,制訂方案,逐一擊破。

  今年3月,該縣正式開展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精細化管理試點工作,並以此為契機,把全縣投資項目建設工作推向新高潮。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關乎國計民生,該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建立由縣發改局、國土局、財政局等近20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縣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簡稱縣“精細辦”)全面統籌,覆蓋全流程工作,從根本上扭轉了以前僅靠發改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形成了責任清晰、齊抓共管、高度配合的良好格局。

  靈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遷建項目是該縣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之一。近日,記者在該中心遷建現場看到,藍色的圍擋將施工場地圍起來,建築工人正忙碌地進行作業。而年初,該項目因資金撥付手續未完善,施工許可證等證件辦理受阻,項目遲遲未能開工。該縣“精細辦”召集財政局、住建局、人防辦等審批部門商討研究,決定優先審批,由“精細辦”承諾待完善財務手續後,立即撥付人防費用,及時辦理了施工許可證,使項目得以順利開工建設。“以前要花兩個月跑多個部門才能完成的手續,現在5個工作日就搞定了。”該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劉穎對“精細辦”的辦事效率讚不絕口。目前,靈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遷建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中央投資600萬元,完成率100%。

  “優先原則”,是該縣項目精細化管理貫穿始終的重要抓手。凡是列入國家重大項目庫的項目,根據急需程度和國家資金支持動態,由縣“精細辦”統籌,優先集中辦理規劃選址、用地許可、環評等審批手續,委託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等相關前期工作及審批,項目責任單位則配合開展前期工作。如此一來,漫長繁瑣的前期工作變得更加專業、便捷、高效。

  其中優先集中審批環節,是破解報批報建手續辦理耗時過長問題的重要一環。對完成技術審查後的項目,該縣統一優先審批,由縣“精細辦”牽頭聯合多部門,按照“成熟一個、審批一個”或“同類型項目一起聯合審批”的原則,改變了以前由業主逐個部門、逐個審批事項去對接辦理的弊端,每個項目審批平均耗時從約2個月降為5個工作日。僅從2018年下達的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義務教育學校項目來看,欽州市發改委3月初下達3個項目投資計劃到該縣,6月中旬已開工建設2個。3個月時間即實現項目開工,比自治區要求的6個月開工時限縮短了一半。

  在辦理資金撥付方面,該縣財政局優先安排劃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工程進度款,在撥付材料完善的情況下,5個工作日內完成支付。特別是中標合同一送到該縣發改局,該局即向財政部門提出資金的安排,按財審通過資金總量的30%優先撥付中央資金,以便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從下達資金到竣工驗收,全程監督,確保專款專用、資金安全。“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資金一下達,項目很快就可以開工建設了。”潘勝榮説。

  今年前三季度,該縣2017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中央投資1.25億元,完成率100%;2018年15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全部實現開工,中央投資1.84億元,截至目前完成約1.1億元,不到2年限期的一半,完成率已達60%。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