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桂兒女傳:朱秋平“人生軌跡從此無法繞開神秘的花山”
新華社  2018-11-16 11:08:02

  新華社南寧11月15日電(記者覃星星)2016年7月,廣西左江花山岩畫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實現了中國岩畫申遺“零”的突破。記者近日採訪廣西寧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朱秋平時,他對申遺成功那一刻仍然記憶猶新,激動不已,並回憶起與花山岩畫“打交道”的日日夜夜。

  花山岩畫地處廣西崇左市左江流域,繪製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岩畫地點分佈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面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所罕見,具有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花山岩畫是古駱越民族留給後人的一部“無字天書”,充滿神秘色彩。

  “20世紀80年代,我在花山附近一所小學當老師,曾帶著學生去花山春遊,當時,我被花山崖間那斑斑點點的紅色畫跡震撼了。1991年我調到寧明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生軌跡從此無法繞開神秘的花山。”朱秋平説,從當初的“一見傾心”,到後來“苦樂相守”20多年,是自己與花山岩畫命中註定的緣分。

  多年研究花山岩畫,朱秋平記錄了數十本筆記近100萬字,收集了從20世紀50年代起花山岩畫研究的所有重要文獻和紀事,業內人士稱其為花山岩畫的“百科全書”。

  “歷經2000多年,日曬雨淋,崖壁出現嚴重病害,不少岩畫因岩塊風化剝裂而掉落。”朱秋平告訴記者,對其進行保護加固迫在眉睫,但是,岩畫保護又是世界文化遺産保護中的難題。

  “要防治病害,必須改造地質環境,提高岩畫本身抗自然應力破壞的能力。一些專家曾提出對岩畫進行錨桿注漿加固、防滲堵漏、立壁噴塗硅膠等治理保護設想。為考察方案的可行性,我們五次攀上花山山頂進行現場勘測,發現這些設想可能會改變岩畫的周圍環境,不可行。”朱秋平説,對花山岩畫的修復只能順應自然去尋找更科學、具有可持續性與可操作性的保護手段。

  2000年,朱秋平參與編制的花山岩畫保護維修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請求組織專家對花山岩畫病害進行會診,確定保護維修方案。當年6月,國家文物局通過了該方案。

  從2001年開展“花山岩畫病害機理及保護治理研究”開始,朱秋平無數次來到花山,白天進行勘察,晚上就睡在山腳下。朱秋平和專家篩選出保護加固材料,經過多次實驗室、現場反復試驗,最終敲定並經專家評審通過。此後,相關部門分三期對花山岩畫實施搶救性修復保護工程,以對文物本體“最小干預”為原則,實施岩畫開裂部位的搶救性加固。在這期間,朱秋平傾心守護著花山。“工程結束的時候,我感覺欣慰無比。”

  為研究和保護花山岩畫,朱秋平嘔心瀝血。2006年8月2日,天氣十分炎熱,他背著攝影包爬上幾十米高的腳手架查看岩畫病害情況,沒想到驚動了築巢的大黃蜂,黑壓壓的蜂群頃刻間向他“撲”來,後被同事送到縣醫院緊急治療,身上蜇口竟有40多處。醫生説幸虧是黃蜂,如果是馬蜂,命可能就沒了。至今,朱秋平提起這事兒仍不勝唏噓。

  申遺成功後的花山岩畫“出名了”,每年都有大批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這也為岩畫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朱秋平和同事們加強巡查監測,實時觀察岩畫周圍環境、崖面溫度、顏色變化等情況。朱秋平説:“對花山情感早已割捨不下,我就是想守著花山,為保護好這份人類文明遺産出力。”(完)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