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與壯族學家梁庭望教授一起開啟“壯族尋根之旅”

2018-07-23 17:44:58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807231252000509726435738

  壯族學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梁庭望

  人民網南寧7月23日電 (伍遷)7月22日下午,由漓江出版社推出的漓江講壇第二講在南寧開講,特邀壯族學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梁庭望講解壯族的起源和駱越方國文化,現場開啟一次“壯族尋根之旅”。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曹光哲出席活動。

  梁庭望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壯侗語族歷史文化學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他研究壯族文化多年,再加上是土生土長的廣西壯族人,對壯族文化理解頗深。在講座上,他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起壯族文化來滔滔不絕、得心應手,令到場的觀眾受益匪淺。

  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員,壯族緣起何方?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壯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5萬年前,當時的柳江縣就出現了“柳江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壯族人民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燦爛的文化。

  今年4月,由梁庭望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歷經艱辛、耗時8年的《駱越方國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這套書凝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心血。有關研究表明,駱越文化發源於中國,駱越文化的主體在中國,駱越人是南海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駱越方國在嶺南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在活動的最後環節,嘉賓主持曹光哲與梁庭望教授進行了交流。曹光哲表示,一直以來,廣西歷史文化的研究不夠深廣,外界對廣西文化價值的認識不夠深刻。今天,梁庭望教授帶領我們追溯現狀的由來,讓我們了解到壯族文化其實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真正做到了既知今又知古,我們的文化自信,可以説就又多了一層,底氣更足了一些。    

  梁庭望教授今年已是82歲高齡,但他對壯族文化依然有著高度的關懷和熱忱,他還在發掘和傳播民族文化的道路上身體力行著。他為文化研究者們樹立了榜樣,他對壯族、對廣西的熱忱讓人感佩。

  在盛夏的週末,在漓江書院舉辦這樣一場學術講座,旨在倡導一種更為純粹的價值取向,那就是關注我們更為持久的過去和未來。(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