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高忠慶
南寧吳圩機場T2航站樓、高近400米的廣西最高樓、南寧軌道交通工程、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在這些引人注目的國家、自治區重點項目建設中,工程前期地質勘察的順利完成,跟一個可以解讀“地球密碼”的人有關——廣西壯族自治區二七二地質隊副隊長兼總工程師翁敦賢。
1997年大學畢業後,翁敦賢一直從事地質災害治理、找水打井、岩土工程等專業技術工作。在廣西“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找水打井項目工程中,他帶領一支找水打井勁旅,共完成了120個缺水村屯的水文地質調查,出水成井110口,圓了5萬多名群眾的安全飲水夢。
2007、2008年,翁敦賢受命奔赴安哥拉共和國,擔任23萬套安居家園公房岩土工程勘察技術協作項目總工程師。期間,他克服語言、飲食、氣候等方面的重重困難,高效完成工作任務,用精湛的技術展現了中國專家的風采。
2016年,翁敦賢帶隊承擔了廣西有史以來最大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該項目礦區經過多年的開採,已經千瘡百孔,造成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水污染以及土地損毀等生態破壞問題。“這個礦山一定要快點治理好,當地的群眾才能早日擺脫生態破壞帶來的困擾。”翁敦賢迎難而上,帶領技術團隊加班加點,攻堅克難。白天,他與一線員工在礦區實地踏勘,扛鑽桿、搭鑽機;夜裏,他或審核報告,或與技術人員討論內業資料。通過努力,礦山逐漸恢復往日青蔥,成為保護地質遺跡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範工程。
為了讓當地群眾能儘快脫貧致富,在完成礦區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同時,地質隊還盡力協助地方政府,推進實施貧困山區村民搬遷工程,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翁敦賢自覺做到遵紀守法,還經常提醒親人和員工講紀律、守規矩。他在單位發起了技術資料內部審核電子化審查方式,減少了紙張、墨水等列印耗材的使用,為單位節約了成本,減少了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