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黃金果”甜了新春富了口袋
新華網  2019-01-30 11:54:48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e3a675acc82894fe028f58d97892983

林俊合查看金桔的品相  新華社發(覃慶和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d37b42d97d6a78f92c8259479f800b

林俊合(左)與妻子謝麗麗準備打包金桔 新華社發(覃慶和 攝) 

  農曆新年將至,許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陸續返鄉回家,享受一年中難得的清閒,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大將鎮古雲村,林俊合一家人還忙得熱火朝天。

  “快過年了,一家公司剛訂了800箱金桔當年貨,不抓緊時間不行了。”剛從外地出差回來的林俊合,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就急匆匆地加入到打包金桔的隊伍中。

  適宜的氣候土壤條件,悠久的種植歷史,在素有“金桔之鄉”美稱的廣西融安,當地出産的特色滑皮金桔清香甜脆,風味獨特。現如今,借助政策支持、電商和物流發展,金桔種植已成為當地脫貧的主導産業,小小“黃金果”變成了當地群眾喜愛的“致富果”。

  如今頗受消費者歡迎的“黃金果”,放在十幾年前卻賣不上價錢。“太辛酸了”,林俊合的父親林群幹回憶道,“原來家裏種植的還是傳統的油皮金桔,沒有什麼特色更沒有市場競爭力,加上爛泥路不好走,得半夜兩三點搭車去縣城搶位置,行情好能賣到一塊錢,行情不好就要賤賣,兩毛也賣。別説掙錢了,能賣出去就不錯。”

  2011年,融安政府開始打造特色金桔産業,大力推廣滑皮金桔種植,還為種植滑皮金桔的農戶提供補貼和技術培訓。滑皮金桔相較于傳統的油皮金桔,果肉更甜,沒有油皮金桔的辛辣味,很受市場歡迎。也正是那年,林俊合退伍回家,在縣城做了兩年裝修生意後,決定回鄉為家鄉做點實事。

  電商的蓬勃發展為金桔産業帶來轉機。林俊合瞅準了機遇,2014年開始嘗試通過微信賣果,但金桔運輸包裝上的缺陷讓他受挫不小,“售後很多,一箱能壞一半,基本沒賺。”

  四次改進包裝,通過網上分銷平臺、多次赴省內外參加農産品展銷會拓寬銷路,2015年,林俊合的金桔開始盈利。

  2016年,因為當過兵,林俊合將自己賣的金桔起名為“軍桔”,並組織成立合作社,設置統一農藥肥料標準,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向合作社果農收購金桔,“現在合作社有十幾戶,看到我們發展得比較好,陸續有人想來,還有不少周邊鄉鎮的。”

  “賣得越好,越得保證品質”,林俊合説。合作社倉庫旁,林俊合的愛人謝麗麗仔細把磕傷的金桔挑出。由於品質過硬,林俊合的金桔已經遠銷北京、上海和東北等地,單價也提升了不少。

  單打獨鬥不如一起做大,看到林俊合做得風生水起,村裏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返鄉電商賣果,林俊合把大家都“擰成一股繩”,“現在我們包裝、貨源、快遞都是一起談,生意更好做了。”林俊合説。

  現在,除了負責合作社,林俊合還被選為融安縣金桔行業協會秘書長、青年創業協會會長,成為通過電商助推融安金桔品牌的帶頭人之一。

  融安縣縣長陳文敏介紹,2018年融安金桔種植面積14.7萬畝,産量13.5萬噸,産值13.5億元。通過電商帶動,金桔銷售價格由2-5元/公斤提高到20-50元/公斤,融安金桔已成為促進産業發展、實現精準脫貧的有力推手。

  “融安還建設了金桔‘雲倉’,引進光電分揀設備,將融安金桔提升為以成熟度、果徑、花斑、糖度等多要素為基準的12個果品等級標準,日處理量超過7.5萬公斤、9.3萬件包裹”,陳文敏説,“客戶從下單到收貨最快只需2小時。”

  “新年要更把住品質關,再擴大種植面積,也會利用一些短視頻平臺來加強推廣”,林俊合説。夜幕降臨,他們一家邀請來送貨的果農共進晚餐,推杯換盞之間,滿是對新年的期盼。(完)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