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議
本報記者 龔文穎 王春楠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廣西一些民族傳統聚居村鎮的保護與發展受到較大衝擊。不少住桂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應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
民建廣西區委副主委曾鈁委員在對當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現狀進行調研後發現,廣西專項扶貧資金大多投入到脫貧攻堅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用於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的建設資金也相應大幅減少,由2014年的3543萬元、2015年的2454萬元、2016年的1134萬元持續減少到2017年的270萬元。他建議,設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專項資金,長期投入,確保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開展。
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韋震玲委員則提出,由於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涉及發改、住建、民宗、文化和旅遊等部門,建議各部門加強協調,形成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的強大合力。
對於各地在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上存在的挖掘深度不足、缺乏民族特色及元素、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村鎮形象等問題,韋震玲委員建議,對特色村鎮連片民居進行整體改造,在消除火災等隱患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留村寨原貌,並尊重各族民居發展客觀規律,形成新舊結合、整體和諧的傳統民居景觀,同時支持民族文化展示、陳列中心等配套項目建設。
“我國有34個跨境民族居住在邊境地區111個民族自治縣(區、旗、市),他們是邊疆安定的堅實保障。”廣西財經學院院長夏飛委員提出,應加強廣西等邊境地區的惠民工程建設,充分挖掘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旅遊,實現變“綠”為“金”、點“綠”成“金”,扶持好民族村寨建設,通力共建和諧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