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的司法獲得感
廣西日報  2019-03-14 09:44:59

  兩會·熱議

  本報記者 周 珂

  受理案件2800萬件,審結、執結2516.8萬件,結案標的額5.5萬億元;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1.316萬件……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流淌著滿滿的正能量、濃濃的為民情,給廣西團的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3月12日至13日,代表們在審議報告時表示,希望兩高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司法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權益保障的新需求,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的司法獲得感。

  “兩高工作報告讓我們對公平正義感受更深,對社會和諧穩定更加認可,對發展環境更有信心。”賀州市市長林冠代表表示,過去一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懲治犯罪、依法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審結了大量的案件,切實加強民商事糾紛調解,有力服務了經濟高品質發展。當前,廣西正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的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為更好地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林冠代表希望最高人民法院指導幫助建立切合廣西開放發展的審判機制體制,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更高水準的法治保障。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要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關鍵。玉林市委書記黃海昆代表和來賓市市長雷應敏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的特殊作用,切實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到,嚴懲污染環境犯罪,制定服務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意見,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式規則,探索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環境修復司法舉措。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到,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1.316萬件,其中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5.9312萬件。這些工作和成績讓我很有感觸。”自治區林業生態工程品質監督站站長覃建寧代表表示,不僅兩高,自治區各級法院、檢察院也在維護生態環境安全、推進環境公益訴訟、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她建議檢察機關、法院、公安機關加強協調配合,探索環境資源公益訴訟制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改革,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

  未成年人保護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明確,嚴懲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提出,用心做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在審議兩高工作報告時,廣西代表們紛紛提出加大未成年人保護建議。

  “看到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高度重視,我非常感動。”崇左市高級中學英語老師黃花春代表説,面對校園欺淩、未成年人犯罪,光靠學校和家長不行,還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

  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廣西大學教授陳保善代表認為,當前對未成年人的法治宣傳教育還要進一步加強,特別要把法治教育延伸到偏遠地區的學校。“我們要進一步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對法律産生敬畏之心,這樣才能讓孩子更自律,有效減少校園霸淩,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