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盛)3月21日,在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召開期間,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分列席會議人員及市人大代表到青秀區,圍繞我市特色農業發展情況開展視察活動,為我市“三農”工作建言獻策。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束華,副主任劉雄、阮兆豐、黎琳、周如斯、劉志烈,副市長伍娟,秘書長陳堯參加視察。
當天,參加視察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及人大代表先後來到長塘鎮樂谷優質稻米産業示範園、長塘金花茶産業示範區、西西果園種植示範區,劉圩鎮田野牧歌肉牛産業示範區,南陽鎮古岳坡生態綜合示範村、花雨湖生態休閒旅遊區等地,實地視察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農旅融合,以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按照“一産顯特色”發展思路,農業農村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春耕備耕情況進展順利。圍繞著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不斷優化農業産業結構,糧食、糖料蔗、水果、桑蠶等13個特色産業不斷發展壯大。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市的特色農業百花齊放,打造了一批叫得響的種養産業品牌,只有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才能促進全市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市人大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紹岳説。
在視察過程中,大家發現,發展糧食、蔬菜大棚和特色養殖等新型農業生産基地是做精做優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在生産基地內採用新技術,實行農技、農藝相結合,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實現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産。“在特色農業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將撂荒的土地進行整合,同時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水準,多為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讓農民將這些技術轉化為生産力,從而帶動我市現代農業走出一條品牌化、優質化道路。”市人大代表、馬山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韋政民表示。
扶貧産業發展情況也是大家記挂的心頭事。去年以來,全市“5+2”特色産業覆蓋率達到89.16%,各縣區産業覆蓋率都達到80%以上;全市脫貧村和2018年104個預脫貧村特色産業覆蓋貧困戶數達到80%以上。此次視察活動,大家也感受到特色農業助力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效。“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特色農業,帶領貧困戶抱團發展,可以降低單打獨鬥的風險;同時打好‘特色’牌,也可以增強競爭力,使産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助推脫貧攻堅取得實效。”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江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