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化
本報記者 袁 鶯
蘆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徵,承載著苗家人從血液中孕育而出的優秀文化。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蘆笙。
梁炳光,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烏吉村人。2008年8月,他帶領3個兒子,鋸杉木、砍竹子、煉黃銅、修彈片、調音高,歷時月余,製作了一把高10.5米、底座鬥長2.95米、總重219.5公斤的“蘆笙王”,參加融水縣城舉行的慶祝北京奧運會開幕活動,表達苗人的一片赤誠。梁炳光自此一舉成名,有了“蘆笙王”的美譽。2012年,梁炳光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苗族系列坡會群(蘆笙製作)代表性傳承人。
梁炳光的次子梁瑞輝多方探尋,精心挑選紫竹,製作了3把好吹、能舞和可以作為裝飾擺件的精巧小蘆笙,取名為《兜兜笙歌》,于2018年獲得了柳州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梁瑞輝現在是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市級傳承人。
父子二人,大山裏土生土長的兩輩苗人,祖祖代代都是蘆笙製作師傅,從小走村串寨,參加各種坡會活動,以蘆笙為生,與蘆笙為伴,跟蘆笙結下不解之緣。為了更好的製作蘆笙,兩父子還在烏吉村種植了1.5畝原生蘆笙竹。
2019年3月,記者來到融水苗族自治縣,走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炳光苗族蘆笙製作傳承展示館,尋訪梁炳光父子二人。
梁炳光不擅普通話,鮮少言語。他7歲便會吹蘆笙跳蘆笙舞,12歲師從父親及大哥學習製作蘆笙,現80高齡,每天最大的愛好還是做蘆笙。他的臥室在展示館二樓,小小的房間,靠裏是一張床,朝南的窗戶下就是他製作蘆笙的工具臺,擺著竹木部件、簧片和刀、鋸、鑽等各種製作工具。天冷,他很少出門,從床邊走到臺前,就開始了他與蘆笙的一天對話。
父子倆的工作室,放著300余支舊蘆笙,有完整的一堂蘆笙(36支)。梁瑞輝隨手拿起一支蘆笙吹了起來,笙歌和諧洪亮。這支精巧的蘆笙笙管上戴著別致的“小帽”,吊著彩珠,刷過桐油的竹、杉經過歲月的積澱呈現出深沉的土黃色。“這把蘆笙是父親20多年前做的,現在吹起來依然優美動聽。”梁瑞輝沉醉其中。
兩父子製作的蘆笙因工藝精美、音質優美響亮而深受歡迎,與融水隔界的貴州、湖南村寨也慕名找他們製作蘆笙,以在比賽中聲壓群雄、奪冠顯威。“2018年,我和徒弟們做了600多支蘆笙,今年我已經接到了100多支蘆笙訂單,再過十來天我就要忙起來了。”梁瑞輝高興地説。
一把普通的蘆笙300多元,需耗時數天,做蘆笙不賺錢。起初,梁瑞輝並不想子承父業、以製作蘆笙為生。但經不住父親的苦口婆心,最終安心地做起了蘆笙。沉下心的梁瑞輝,近幾年在蘆笙製作上開始大膽創新。他將銅制簧片融進白銀,使簧片柔軟不易折斷,樂聲圓潤響亮;他製作改良了笙,由6管增至12、18管,大大拓寬了蘆笙吹奏的表現力;他將效音器改用現代定音器,使音準更加精確;他還引進機床,提高了製作工效。
2019年起,梁瑞輝父子將蘆笙做成可吹可舞可擺放的藝術品上開啟更多的探索,以趕上融水不斷發展的民族文化旅遊快車,拓展銷售渠道。“有了市場需求,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製作蘆笙,傳承文化了。”梁瑞輝説。
蘆笙響,五穀豐、六畜興、人丁旺。這是梁炳光父子與蘆笙的深情對話,也是苗家人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