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平小茶葉 致富大産業
廣西日報  2019-04-17 11:30:18

桂平小茶葉 致富大産業

桂平茶農在採摘春茶。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楊一帆 文/圖

  在桂平市麻垌鎮福華村生態西山茶種植基地,綠油油的茶苗鋪滿梯田。“這是去冬今春新種的西山茶,約有700畝,加上原來種的250畝,現在茶園面積已近1000畝。”基地負責人、桂平市西山茶協會會長黃慶瑞介紹,2018年該基地通過合作社支付村民勞務費70多萬元,28戶種西山茶或到茶葉合作社打工的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據悉,桂平市26個鄉鎮中有13個鄉鎮成為茶葉生産重點鄉鎮,有茶葉加工企業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8家、茶業産業協會3家、茶葉合作社7家。近年來,隨著桂平西山茶産業的發展壯大為當地脫貧攻堅注入了新動力。

  A 增效益:因地制宜助增收

  福華村生態西山茶種植基地包括附近南江、聯堡、思培等5個行政村的山嶺地,其中南江、聯堡村是深度貧困村。這裡常年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十分適合西山茶生長。

  “借助於西山茶,我家于2016年脫貧,現種西山茶3畝,2018年僅茶葉一項收入就有4萬多元。另外,我在村茶葉合作社打工,每月有2500多元工資,務工之餘除照顧3個孩子外,還可到鎮上做點零工,年收入在7萬元左右。去年家裏新建了一棟兩層的樓房,現在正準備裝修。”村民黃在榮説。

  村主任黃慶新介紹,福華村原是深度貧困村,有64戶貧困戶。61戶得以脫貧,西山茶功不可沒。目前已有15戶村民自主種植茶葉,65戶的2000多畝嶺地已簽訂土地流轉協議。

  羅秀鎮樂雅村也是種茶大村,村支書歐陽湖介紹,該村茶業合作社自去年成立以來,貧困戶通過到茶園裏打零工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現在是春茶採摘季節,有20多名貧困人員參與採茶,每天務工收入在100元左右。

  時下正是西山茶春茶採摘的最佳時節。記者從桂平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3月初,各大西山茶生産基地開始採摘,清明前後進入高峰,預計今年春茶産量約150噸。種茶、採茶、制茶這一産業鏈條可輻射村民接近1萬人,勞務收入約3000萬元。西山茶成了名副其實的增收茶。

  據桂平市委宣傳部部長蒙愛杏介紹,該市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精準扶貧工作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提出“振興西山茶,助力脫貧攻堅”的思路,把西山茶納入扶貧特色支柱産業,著力將小茶葉培育成為助推農民增收的大産業。

  B 創品牌:“中國名茶”品質優

  桂平西山茶是全國名茶之一,是綠茶中的上乘佳品,曾多次到國外參展,榮獲全國名茶、全國優質産品獎、全國名牌産品、中國名優硒産品等獎項。

  “今年的春茶備受消費者青睞,暢銷國內市場、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上最高價每公斤可賣6000多元。”説到西山茶,黃慶瑞如數家珍:該茶源於佛教名山——桂平西山,自唐朝高僧開始種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上世紀80年代快速發展,種植面積從原來的3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1.5萬多畝,種植範圍從西山風景區附近拓展到當地13個鄉鎮,品種從原來單一的“棋盤石”西山茶發展到現在的“大藤峽”“原古紅”“迎霜”“金田紅”“西山紅”“富硒”等10多個品種,種類從原來的綠茶增加到現在的富硒、紅茶、黑茶、白茶等五大種類。

  當地十分重視對品牌的培育和保護。2010年西山茶獲得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後,農業部門召集轄區內上規模的茶葉生産企業負責人座談,商討如何加強對“西山茶”這個品牌的管理。業內承諾不超範圍使用、不亂貼標誌、無授權不使用、印刷標誌規範等。合理合規使用標誌,使西山茶美譽度明顯提升,售價提高10%以上。

  品牌效應不斷得到提升,並得到了國內外茶葉權威機構和部門的認證、認可。目前,西山茶已獲得“中國名茶”、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中歐互認地理標誌産品、廣西名特優農産品交易會金獎、“中茶杯”一等獎、“中國名優硒産品”和“世界佳茗大獎”等20多項自治區、國家、世界級茶葉類的認證和獎項。其中,2016年“原古牌”西山茶在世界茶聯合會舉辦的第11屆國際茶葉評比中獲“世界佳茗大獎”,這是國內綠茶類的最高獎項。

  黃慶瑞介紹,為讓更多的人享受到西山茶的好滋味,桂平茶人恪守嚴格的種茶制茶規定,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精心挑選品種和種植環境,嚴把種植品質關,對生産中使用的農藥、肥料進行嚴格規範,杜絕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確保茶葉生産安全,同時在生産中及時進行品質檢查,對農戶施放的化肥進行規範。

  今年西山茶又有了新擔當。1月10日,桂平市在麻垌鎮福華村召開生態西山茶種植推進會,動員部署建設5萬畝西山茶種植生態旅遊示範區,進一步擴大西山茶種植規模,做大做強扶貧産業,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當地最大的西山茶種植(生態旅遊)示範區,還將對桂平市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發揮重要作用。

  C 強産業:規模發展銷路暢

  桂平素有“山有好景,茶有佳味”之説,西山茶原本就是當地傳統産業。近年來,政府十分重視西山茶産業的發展,西山茶迎來大好發展時機。2015年該市出臺《財政扶持農業産業化實施方案》,對當年新種植西山茶原生種連片50畝以上,給予1.5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西山茶加工進行核心技術開發或引進國內外先進工藝和設備的,給予一定經費補助。2016年結合扶貧工作又下發通知,進一步加大對茶葉産業的扶持力度。

  在發展壯大西山茶産業中,該市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利用“雁歸工程”、招商引資等渠道引進從事茶業生産、貿易的企業和投資商參與扶貧茶業項目建設;以規模企業、茶葉協會、茶葉合作社為龍頭,引導貧困村、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自主種植、委託經營、投資保本分紅、到茶園務工等多種方式參與茶葉生産,提高收入;免費為種茶的貧困戶提供茶苗和技術指導,科學有序地引導、帶動有條件的貧困村培育、發展西山茶生産基地。近日,在梧州做生意的社坡人李琛正在麻垌鎮南江村、福華村發動群眾流轉土地。他積極響應桂平市的“雁歸工程”,回鄉投資種植3000畝西山茶。

  “普通茶葉每公斤價格為200-800元,富硒茶葉每公斤至少能賣到2000元以上。”西山碧水茶園總經理姚卓凡説。該茶園在農業部門引導下,率先研發和生産系列西山富硒茶,其註冊的兩款紅、綠茶已投入批量生産,每公斤比普通茶葉價格高出三四倍,産品除暢銷本地外,還遠銷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並在第二屆中國硒産品博覽交易會暨中國恩施·世界硒都硒産品博覽交易會上,獲得“中國名優硒産品”稱號。

  2017年,貴港市委副書記、桂平市委書記鐘暢姿在調研時提出“要做大做強西山茶産業”。同年9月,該市出臺《關於加快促進西山茶産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制定了西山茶産業的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實現西山茶綜合産值10億元以上,到2025年實現産值30億元以上、種植面積15萬畝以上、年産幹茶1萬噸以上的目標。

  如今,西山茶種植已從西山鎮擴大到桂平市的江口、麻垌、紫荊等26個鄉鎮、7763個村民小組和1個國有林場,茶園面積達1.5萬多畝,年産量600多噸、總産值1.2億元。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