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海綜合保稅區主動為企業服務
廣西日報  2019-04-24 10:45:50

  本報記者 管林華 通訊員 李 輝

  今年以來,北海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打出轉型升級、精準定位等組合拳,一季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完成工業總産值16.7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完成16.54億元,同比增長10.5%;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16億元,同比增長12.3%;預計一季度北海綜合保稅區完成外貿進出口23.73億元,同比增長56.1%。

  A  升級提速,激活發展潛能

  北海綜保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因地制宜、深挖潛力,園區加工貿易、再製造等現有優勢産業不斷擴大,産業發展勢頭強勁。

  北海宣臻科技有限公司移動智慧終端蓋板和顯示總成加工項目去年落戶園區,現已形成規模産能,今年一季度完成工業總産值8.7億元,其中外貿進出口約佔北海市外貿進出口的五分之一。隨著該公司移動智慧終端産品再製造項目的投産,預計生産年再製造移動智慧終端整機産品1200萬台,産值將實現新突破。

  發展勢頭強勁的還有北海績迅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生産規模比入園區時增長近3倍,保持著30%以上的年增速,並於今年啟動列印耗材加工、再製造項目,為園區再製造産業再添新動能。

  據統計,園區一季度再製造企業完成産值9.74億元,同比增長16.3%,保持著較高增長勢頭。

  隨著北海建準電子有限公司微型散熱風扇擴能項目、北海翰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平板顯示器件及關鍵部件、顯示屏材料加工項目等推進,陸續投産,園區發展後勁足、潛力大。

  B  精準定位,加速招商引資

  2019年是北海市“項目落實年”。該市把抓招商、抓項目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龍頭和檢驗,園區管委會緊緊依託把“産業樹”培育成“産業林”的規劃,結合綜保區獨特政策和資源優勢,按圖索驥,以電子信息、跨境電商、研發中心,以及上下游配套産業等為招商引資重點突破口,主要負責人親自帶隊前往廣州、深圳等地開展招商活動。

  一季度,招商小分隊外出招商22次,對接企業達30家,接待來訪客商及考察團20批167人,接洽項目約20個。園區新簽約天然橡膠濕法混煉複合膠、淋膜紙及其製品加工、曲棍球球棍生産等項目8個,項目合同總投資額達4.38億元,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的43.8%;實現到位資金4.69億元,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的31.26%,商務口徑到位資金400萬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26.6%。

  C 革弊鼎新,創優營商環境

  企業是營商環境的最直接受益者,也是園區發展最具活力的源泉,園區管委會對標自治區“營商環境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創新章程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成立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管委會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創新管理模式,與北海海關簽署《北海綜合保稅區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品質發展共同行動方案》,打造管委會、海關、企業三方無縫對接的服務機制,創建有利於企業健康發展的營商環境。

  “去年我們反映生産廢料鑒定上存在異議,導致廢料不能及時清運出區,管委會第一時間協調海關人員上門現場辦公。當天就給我們重新鑒定並運出部分廢料,為我們騰出大量廠房,解決進料和産品存儲倉庫緊張的問題。”建準公司職工邱朝旺説。

  企業遇到的問題“想方設法辦馬上辦,做實企業服務”是管委會對企業服務的態度和誠意。今年以來,為解決政策難懂不易操作問題,管委會多次舉辦培訓班、座談會,為企業答疑解惑;管委會實地了解企業難處,主動協調溝通相關部門,解決企業在生産經營、貨物監管等方面遇到的難題。

  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生産,緩解企業“用工難”“用工荒”問題,管委會免費為園區20家企業提供面試服務超過1600次,1485名員工成功入職,其中通過招工服務中心接待介紹入職1039人;舉辦大型招聘會1場,實際錄用204人;通過校企合作安排2批次實習生共計242人進入企業協助生産;鄉鎮宣傳工作隊到合浦、浦北、博白等近50個鄉鎮進行宣傳,接待諮詢約600人次。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