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馬山貧困發生率從20.22%降至5.91%
南寧晚報  2019-04-25 17:12:11

南寧馬山貧困發生率從20.22%降至5.91%

張自英縣長(右)看望慰問離退休老同志(馬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編者按】

  4月23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在全市廳級領導和處級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要求,南寧要在全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中走在前作表率;強調要突出“幹”字當頭,牢固樹立重擔當、重實幹的鮮明導向,堅持在“四個一線”選人用人,大力營造擔當實幹的良好氛圍,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在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譜寫南寧高品質發展新篇章中拿出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近年來,南寧不斷深化和完善“四個一線”選人用人機制,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涌現了一批擔當作為好幹部。本報於今日開始推出“爭當新時代擔當作為好幹部”系列報道,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

  馬山縣是國定貧困縣,也是南寧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面對馬山艱苦的自然條件和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一名人人稱道的女縣長,經常奔忙在山路村屯,默默耕耘奉獻。2014年到任以來,馬山縣縣長張自英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著力破解大石山區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瓶頸問題。如今的馬山縣,創造了行之有效的“體育+旅遊+扶貧”産業融合發展模式,一個個村莊正在蛻變為美麗的“桃花源”,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初的20.22%下降至2019年的5.91%。

  敢闖敢幹

  開拓“體育+文旅+扶貧”馬山模式

  張自英到任後,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馬山的綠水青山打造成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2015年,國家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張自英有了一個大膽新穎的想法:既然國家有這麼好的政策,為什麼不創新地把體育、旅遊、文化等産業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統籌謀劃、統一推進呢?説幹就幹,她以“體育”為杠桿,撬動産業融合大蛋糕。

  張自英先後3次帶隊到國家體育總局和區、市相關部門請示彙報,推動馬山縣政府與中國登山協會建立了扶貧協作關係,成功爭取到中國-東盟山地馬拉松等國際體育賽事和中國首個攀岩特色體育小鎮落戶馬山,並以此為依託,探索打造了“體育+文旅+扶貧”的馬山模式。

  如今,馬山縣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山地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等,連年舉辦中國-東盟山地馬拉松賽(馬山站)、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馬山賽段)等國際體育賽事。

  “張縣長敢創新,敢擔當,最大化發揮了‘體育+’馬山模式的綜合帶動效應。” 在馬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旭進眼裏,張自英是一個極富有創新精神的人。他説,如今,馬山縣的旅遊業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去年共接待國內遊客人次和旅遊消費分別增長57.32%、52.7%。近3年來,全縣接待遊客人數年均增長接近40%,旅遊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率達20.6%。

  張自英還多次代表馬山縣與區內其他縣(市、區)同臺PK,“吆喝銷售”馬山縣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角逐“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稱號。近年來,在張自英精心組織推動下,馬山縣連續四屆蟬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先後榮獲中國長壽之鄉、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和金字招牌。

  精準施策

  多次上門引導農戶開展鄉村遊服務

  工作中,張自英把擔當和作為刻在骨子裏。一有時間,她就深入脫貧攻堅一線,用心用情用勁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小都百屯位於風光秀麗的喬老河邊,竹林環繞,空氣清新。曾經,這裡的村民以種植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生,一些貧困戶甚至靠撿破爛維持生計。2013年,小都百屯人均年純收入只有3080元。

  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黨總支書潘宏賢回憶説,幾年前,南寧市將喬老村小都百確定為綜合示範村進行建設。當時,村裏希望能採用“土地入股+土地租賃”相結合方式流轉土地,走出一條農旅相結合的特色發展路子。但一開始,不少村民顧慮重重,並不十分配合。

  得知此事後,張自英常常白天忙完手頭的事務後,晚上接著到屯裏開村民代表大會,與村幹部一次次上門與貧困戶溝通談心,鼓勵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通過開辦家庭旅館、組建旅遊專業合作社、售賣土特産品、在景區就業等形式參與旅遊服務。她的真誠讓農戶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小都百綜合示範村建設得以順利開展。

  2016年,小都百屯脫貧摘帽,如今人均年收入達1.25萬多元,從昔日貧困村變身示範村,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鄉村遊目的地。看到村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張自英認為再苦再累也值得,由衷地為村民們感到高興。

  真誠幫扶

  親力親為幫助貧困戶奔小康

  工作中,張自英不僅是一個風風火火的女漢子,還是一個心繫百姓情暖萬家的好阿姐。馬山縣古零鎮羊山村是張自英的定點幫扶村,她在村裏有5戶定點幫扶對象。自2015年啟動對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工作開始,她就一直跟蹤幫扶,把貧困戶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因戶施策幫助他們脫貧奔小康。

  兩年前,羊山村村民胡美姣在村委旁開了一家6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面朝主幹道,店裏生意還不錯,去年純收入有1.2萬元。“縣長,太感謝您了,如果不是您一趟趟地來到我家,幫助我開起了這家店,現在我們可能又返貧了。”在胡美姣看來,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15日上午,胡美姣在店裏握著張自英的手連聲道謝,眼眶濕潤。

  2016年,胡美姣一家脫貧摘帽。可胡美姣身體不好,無法外出工作,兩個女兒正上學,從事水電安裝工作的丈夫每年只有一兩萬元的收入,這就是全家人所有經濟來源,很容易就會脫貧後又返貧。張自英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先後10多次上門了解她家的具體情況。

  考慮到胡美姣丈夫了解本地水電安裝的銷售情況和市場行情,張自英想出了個好點子,建議胡美姣開一家店面賣五金零件和裝飾材料,在家門口就業,方便照顧女兒。不僅如此,張自英還為胡美姣解決了資金和場地問題,幫助她申請了貸款,找好了店面,解決了胡美姣一家的燃眉之急。

  “2019年是馬山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衝刺之年,再大的壓力、再多的困難、再重的任務,我們決不能掉隊。”這是張自英的心聲。面對脫貧攻堅艱巨任務,張自英倍感責任重大。她還在謀劃著發揮“節賽搭臺、經貿唱戲”的作用,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讓更多貧困群眾受益,讓全縣人民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