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嘗雞嘴荔,不食天下果。”相傳明末清初,廣東增城一名官員赴任時途經合浦縣公館鎮香山村。時值炎夏,他將隨身攜帶的家鄉荔枝取出解渴,隨後將荔枝核丟在路旁,不料次年竟長出幾株荔枝樹。幾年後,這些荔枝樹開花結果,村民嘗之,果實碩大、核小如珠、清甜可口,於是悉心培育,因其核小形似雞嘴而取名香山雞嘴荔枝。
在一代代香山人的努力下,香山雞嘴荔枝弛名海內外,成為“荔中珍品”。當地流傳著一段村民朱日道給毛主席郵寄香山雞嘴荔枝的佳話:1962年6月,正是荔枝結果時,在共産黨領導下過上新生活的五保戶朱日道懷著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從村民朱日岳家那棵有300年樹齡的雞嘴荔枝樹上摘下果實,精選了200多顆寄給毛主席。不久,朱日道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回信,稱毛主席已收到寄來的荔枝,嘗後説味道很好,並致感謝。隨信還匯來200元錢、一份證書、一雙膠底布鞋和一套襯衣。香山雞嘴荔枝由此名聲更盛。
幾百年來,香山雞嘴荔枝享譽不衰,近年也殊榮不斷。1995年,香山雞嘴荔枝獲得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200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荔枝”,2013年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地理標誌農産品。
目前,香山村的雞嘴荔枝約有1萬多株,其中年收入萬元以上的荔枝樹就有幾百棵。村民朱興和有一株雞嘴荔,年産250公斤左右荔枝。5年來,這棵樹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有時甚至達三四萬元,真正成了當地群眾的搖錢樹和致富樹。
(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