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巴馬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廣西日報  2019-05-22 10:56:53

  本報記者 余 鋒 通訊員 昌苗苗 藍皓璟

  巴馬瑤族自治縣被稱為“上天遺落人間的一塊凈土”,有著“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聖地”美譽,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獨特,每年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前來休閒養生。近年來,巴馬立足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摘窮帽、脫窮根”,生態與經濟“雙贏”的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好山好水成養生旅居名片

  巴馬長壽之鄉甲篆鎮坐落在盤陽河畔,這裡的水田地勢平坦,青山連綿,林木茂盛,溪水清澈見底,猶如一幅靜止的山水田林畫,每年吸引著約10萬名“候鳥人”前來養生度假。

  甲篆鎮百馬村坡納屯是巴馬長壽核心區之一,是“候鳥人”的重要聚集點。日前,記者來到坡納屯,只見風光優美、寧靜幽雅、空氣清新,一排排整齊的田園別墅格外顯眼。“我們把這裡當成了第二故鄉,在這裡過得很舒服。”退休後從內蒙古來此旅居的“候鳥人”張女士説,如今她和老伴早晚在山腳下散步鍛鍊,到盤陽河邊打山泉水,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早在2007年,坡納屯就被評為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近年來,坡納屯按照先進的“農家樂”設計理念,充分整合土地,由規劃部門統一設計,住戶均按兩戶一單元田園別墅式進行建設,村貌整齊劃一,美觀大方,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同時,農家旅館由協會統一管理調配度假遊客住宿,統籌安排,經營收入每月分紅一次,避免無序競爭。全屯家家戶戶都做餐飲,供遊客消費,形成了人人有工作、個個有事幹、家家當老闆的創業氛圍。

  如今,除了坡納屯,巴馬還建成了不少類似“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度假村,成為當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進康養旅遊産業發展的有力見證。

  緊守水環境生命線

  對巴馬而言,生態是命,環境是魂。發展迅猛的旅遊産業,急劇增長的遊客人數,給當地旅遊産業重點區域盤陽河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壓力。

  據巴馬瑤族自治縣環境保護局局長羅富和介紹,為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開始實施,給“世界長壽之鄉”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對巴馬盤陽河流域的水源及生態環保予以規範。

  近年來,巴馬全面建立河長制,統籌抓好水資源管理、污染綜合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等各項工作,同時在那社鄉、所略鄉、燕洞鎮、那桃鄉、鳳凰鄉等5個鄉鎮14個行政村25個自然屯,投資3720萬元建設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從而極大地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如今,從巴馬鎮林中至甲篆鎮百馬橋頭,沿岸均種植了綠化樹,還建設了遊覽亭廊、特色景觀步道。其中,特色景觀步道從百魔洞口至百鳥岩後洞,全長17公里,為養生旅居人群提供了休閒場所,不僅能一路欣賞盤陽河的美景,還解決了之前養生旅居人群無散步場所的窘境。

  做強做大生態特色産業

  巴馬山水獨特,處處是寶。巴馬香豬是當地大打“生態牌”的特色産業之一。

  4月30日,記者在位於巴馬鎮練鄉村苗屯的巴馬小巴香豬有機循環産業示範區看到,這裡四面環山,環境優美,豬舍建設規範整潔,無傳統養豬場的臭味。示範區負責人説,他們大力推廣“規模養殖排泄物集中收集-微生物+無害化發酵處理-沼液沼肥還田種草種菜-青貯飼料餵養香豬”的生態有機循環種養模式,臘香豬、烤豬、臘腸等産品通過了無公害有機産品認證,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如今,在該示範區的引領帶動下,巴馬香豬産業形成了集結優勢,全縣養殖農戶發展到5600多戶(其中貧困戶2500多戶),實現年出欄巴馬香豬33萬頭以上,總産值近2億元,養殖戶實行規模生産、訂單銷售,人均純收入大幅提高。

  隨著巴馬良好生態的“名號”越來越響,國內多家知名企業來巴馬開發水産業,“巴馬活泉”“巴馬麗瑯”等品牌天然泉水企業逐漸壯大,也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2018年9月4日,自治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簽署了《支持河池市加快推進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託生態優勢,巴馬迎來了高品質發展的更多新機遇。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