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順東 淩 聰 通訊員 譚芊芊 龍能政
5月上旬,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陳蕓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一行15人,又一次到百色市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活動。至此,開展幫扶活動的時間已經滿兩年了。
兩年來,北大深圳醫院在醫療技術、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黨建工作等方面給予百色市人民醫院大力支持,促進了百色市人民醫院的醫療技術、服務水準等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如今,該院被國家衛健委認定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廣西公立醫院第一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在該院投入使用;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工作站也先後在該院落戶。
傳幫帶——
打造帶不走的優秀團隊
兩家醫院通過攜手幫扶機制,為老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秀醫療團隊。
兩年來,百色市人民醫院共選送44人到北大深圳醫院進修學習,涉及血管內科、創傷骨科、內分泌血液科、重症醫學科、超聲診斷科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提高了該院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業務水準。在北大深圳醫院幫扶指導下,該院已具備開展血液凈化、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康復、超聲診斷等10多項新技術。
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達,是首批到北大深圳醫院進修學習的醫生之一。目前,他已經能帶領團隊獨立完成危重患者血液凈化治療。“通過從北大深圳醫院學習的技術,我院已經成功搶救多名急危重患者。”李達介紹説,該項技術對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極重的心力衰竭、藥物中毒等患者治療效果十分明顯。
期間,北大深圳醫院還先後組織專家到百色市人民醫院進行業務培訓、學術講座共6次,惠及醫務工作者1900人次。
見實效——
醫療救援能力大提升
“現在,急重患者到達醫院後,可繞過急診室直接接受治療,與傳統的急救途徑相比,救治時間平均縮短30分鐘,避免錯過搶救黃金時間。”該院院長李廷陽介紹,在北大深圳醫院幫扶下,去年7月,百色市人民醫院建成了緊急救援調度指揮中心並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緊急醫療救援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調度能力和防範處理能力。
依託移動急救車、醫院工作站,該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完成數據信息採集,對患者急救的情況進行數據存儲、分享和分析處理,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目前,該中心信息平臺覆蓋全市400多萬人及雲南、貴州和區內河池等部分地區,以便在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大型集會的醫療保障中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建設醫學影像遠程會診中心,不僅有助於疑難病例診斷,也推動了該院醫學影像科的發展。兩年來,通過醫學影像遠程會診中心,北大深圳醫院的專家先後對9位病人進行了遠程會診,免去了患者遠行求醫之苦。今年4月,該院醫學影像科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孵育專科。
隨著新綜合大樓使用,該院正在籌建首個“雜交手術室”。建成後將可以同時進行外科手術、介入治療和影像檢查等,患者進行多項手術時,不需要轉移和多次麻醉,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和術後並發癥。同時,北大深圳醫院正在援助該院建設5G超聲空中診室,建成後將實現遠程超聲實時會診。
引才智——
推動學科建設強實力
兩年來,百色市人民醫院借鑒北大深圳醫院的經驗和做法,增強醫院整體實力,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工作站先後落戶該院。
依託兩個院士工作站,該院可與發達地區實力雄厚的醫院之間搭建疑難、複雜病患雙向轉診救治的“綠色通道”和“優先就診”等機制。
此外,該院還先後掛牌成立了“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內鏡醫師培訓基地”“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培訓和研究機構。
在北大深圳醫院幫助下,該院正在全力推進各種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將“智慧醫院”理念融入現代醫院制度建設中,實現高效、精細化管理,使醫院發展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