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粵港澳大灣區廣西將從交通互聯、産業轉移、平臺引領等8個關鍵領域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交通互聯
産業轉移
平臺引領
■本報記者 韓沛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正成為備受世界矚目的國家戰略,廣西將乘著這一東風,加快全方位對接發展步伐。自治區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聚焦交通互聯、産業轉移、平臺引領等8個關鍵領域全面對接大灣區建設。
融入大灣區2小時通勤圈
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通交通梗阻,推動互聯互通便利化是關鍵,廣西將全面加速構建海陸空立體交通網。
加大東融鐵路規劃建設力度。積極融入大灣區2小時通勤圈,爭取國家支持規劃建設南寧—玉林—深圳、南寧—合浦—湛江、桂林—玉林—湛江等直通大灣區的高速鐵路通道等。
加大東融公路建設力度。規劃建設南寧—湛江、貴港—玉林—湛江、博白—高州、北流—高州、平樂—平南—容縣—信宜、南寧—橫縣—玉林—陽江等高速公路。
推進海上互聯互通建設。加快建設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主動融入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把北部灣港打造成為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推進航空互聯互通建設。加快對接大灣區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打造承接國內、溝通東盟的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空中心,加快建設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
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相互銜接,支持在南寧建設第四個國際互聯網出口點和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
實施全産業鏈承接産業轉移
在積極擁抱大灣區“溢出效應”紅利的同時,廣西將打破被動承接産業轉移的固有思維,主動融入大灣區。
實施全産業鏈承接産業轉移。全産業鏈承接大灣區日用化工、日用不銹鋼製品、五金水暖、紡織服裝等消費品加工業和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無人機、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在全區打造15~20個全産業鏈園區。
加大商貿物流集聚區發展。加快推進欽州港東站集裝箱辦理站、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等項目建設。至2021年,重點建設27個現代物流集聚區、25個新型特色專業市場、10個金融商務集聚區、9個綜合性服務集聚區。
借力壯大本土企業。推進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廣西龍頭企業與廣東企業強強聯合,爭取到2021年打造2~3家國內100強企業。
創建國家級南寧五象新區
加大平臺引領對接。《實施方案》提出,促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試驗區成為對接大灣區的重要平臺。進一步貫徹落實貴廣、南廣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落實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建設有關重點工作。
打造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進一步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聯合大灣區加快推進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推動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中國-東盟環保技術與産業合作交流示範基地等“一帶一路”重要載體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南寧五象新區和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新的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