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5G精品網絡 築牢“數字廣西”基石
廣西日報  2019-06-18 09:45:44

  本報記者 駱萬麗

  6月6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作為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國家隊”,未來兩到三年內,廣西鐵塔將助力三大電信運營商建一張廣西5G精品網絡。

  一部10G視頻,下載僅需幾秒;無人駕駛剎車智慧控制反應距離僅有2.8釐米;連接設備密度提升10-100倍,每平方公里可連接100萬個以上設備……5G來臨,開啟了萬物互聯新時代,加速了許多行業和社會生活數字化轉型。

  數據就是機遇,數據就是潛力。在呼嘯而來的技術變革以及風起雲湧的數字經濟面前,廣西提出加快“數字廣西”建設,吹響了大數據發展的號角。

  作為“數字廣西”建設的戰略性、先導性基礎資源,鐵塔基站建設須先行。“以前,通信鐵塔基站由各電信運營商自建、自管、自維護,一些地方多座鐵塔並立,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廣西鐵塔相關負責人介紹,5年前,中國鐵塔掛牌成立,將鐵塔等基礎設施從電信運營商中剝離出來,以共享為核心統籌集約建設,“一家建設,多家使用”,快速、高效地滿足了集中爆發的4G巨量建設需求。

  由於共建共享,我區新建鐵塔共享率已由過去不到7%提升到76%,電信運營商使用的站址數量較廣西鐵塔成立前翻了一番,累計相當於少建鐵塔4萬座,節約投資92.3億元,節約土地3000余畝。同時,新建鐵塔站址中農村及鄉鎮站址佔比達63%,有力支撐了通信網絡向老少邊窮地區延伸。

  目前,廣西鐵塔管理運營7萬多座鐵塔基站,廣泛分佈在城市鄉村、邊境海島、公路高鐵沿線、大型樓宇場館、隧道地鐵等處,凡有人煙的地方就有通信鐵塔,就有24小時不間斷供電保障和監控傳感節點,這些都將成為5G時代“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建設設施基礎。

  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4G頻率高,覆蓋面積小,據專家初步測算,5G基站數量將為現有4G數量的數倍,如果繼續按照傳統模式建設,不僅投資規模巨大,還會造成桿塔林立,影響城市美觀。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鐵塔本著“政府主導、鐵塔統籌、開放共享、服務社會”的原則,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資源使用成本,全面推進交通、市政、警務、電力等各類桿塔資源與現有基站資源復用共享,以滿足5G通信設備挂載要求。

  目前,中國鐵塔與電網、鐵路、市政、交通、郵政、地産公司等合作,推動“通信塔”和“社會塔”相互開放共享,儲備形成了千萬級的社會桿塔資源站址庫,其中,廣西已儲備社會桿塔資源36萬餘個,預計80%以上將用於5G地面微站建設。根據自治區《數字廣西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會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廣西鐵塔將牽頭開展全區5G站址規劃和資源統籌,營造更好的5G建設發展環境。

  5G設備功率大、電耗高,對現有基站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落實國家“提速降費”要求,中國鐵塔正創新基站電源強化供電能力,降低外市電擴容改造成本,聯合廠家共同研發適合5G技術特點的新型共享室分産品以及新型基礎設施,以更優品質、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做好5G網絡建設,支撐5G商用網絡快速建設,為“數字廣西”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