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南寧渠道” 促文明互鑒
廣西日報  2019-06-25 10:06:07

  本報記者 李湘萍

  編者按

  隨著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南寧渠道”日益通暢,廣西深耕面向東盟的系列人文交流活動品牌,讓中國聲音、廣西故事在東盟傳播越來越廣泛。6月6日至13日,2019年“文化走親東盟行”走進緬甸、老撾活動在舉辦地掀起了一股廣西熱潮。6場精彩的交流演出、3場斑斕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多場次融洽的交流座談,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廣西民族文化,深化了廣西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以走促親”的民間外交和文化外交力量。

  A  藝術為媒,推動人文交流

  此次由南寧市政府主辦、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組織實施的2019年“文化走親東盟行”,深入緬甸、老撾兩國開展活動,突出民心相通,強化交流互鑒。

  6月6日至10日,在緬甸,南寧市文化藝術代表團以邕劇、粵劇、“劉三姐”文化、非遺文化、東盟戲劇等為載體,深入劇場、高校、中小學、中國文化中心、社團等開展戲劇展演、演藝合作、非遺成果展、旅遊推介等活動。

  仰光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石瑛表示,此次活動是“中國旅遊文化周”的系列活動之一,將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民彼此了解,為中緬友好合作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變單向的演出展示為雙向的交流互鑒,是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6月9日,南寧市文化藝術代表團和緬甸戲劇協會聯合舉行交流展演並相互學習。南寧的藝術家們現場演繹了邕劇、粵劇經典片段,優美的身段、顧盼的眼神、舞動的水袖,引起東盟友人的極大興趣,不少人踴躍上臺學習、模倣。緬甸戲劇協會組織了音樂演奏家、提線木偶藝術家、戲劇舞蹈家等,與南寧的藝術家們同臺演出。雙方還就兩國傳統戲劇文學、形體、演唱方式、編導演手法等展開了深入的交流。緬甸藝術家們認為中國戲曲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美,希望能學習其獨到的訓練手法和技藝,並表達了圍繞中緬兩國觀眾熟悉的題材聯手進行戲劇創作等合作願望。

  6月11日,老撾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新落成的禮堂迎來了中國客人。南寧市文化藝術代表團與孔子學院的老撾師生在此同臺表演各具特色的精彩節目。《天女散花》《挂畫》《斷橋》《七夕盟誓》等經典的邕劇、粵劇節目以及舞劇《劉三姐》“藤纏樹”片段,與悠揚舒展的老撾歌舞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在師生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不少老撾大學生到舞臺上向南寧的老師現場取經,體驗水袖、長綢等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魅力。同臺表演的老撾青年藝術家金茉莉表示:“跟南寧的藝術家一起表演非常享受,大家很有默契,僅用動作甚至一個眼神就能交流。”

  老撾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撾方院長阮瑋蕾評價這場演出“專業、精彩”。她説,自己曾多次借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契機訪問南寧,那是個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城市。此次南寧市文化藝術代表團到訪老撾,將南寧人民的深情厚誼帶到老撾,讓她深感“我們就像一家人”。

  B  非遺為介,廣西特色文化受追捧

  此次“走親”活動還積極整合南寧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將壯族服飾、傳統壯醫、剪紙、橫縣大粽甚至米粉製作技藝等具有廣西特色的非遺文化呈現在緬甸、老撾的民眾面前,引發東盟友人的追捧。

  6月7日,在緬甸,中緬7家文化服務相關企業代表,就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倡議建立的“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産交流合作機制”共同簽署諒解備忘錄,為進一步深化雙方非遺交流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在仰光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非遺展覽展示活動,吸引了緬甸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想要體驗神奇壯醫的東盟友人絡繹不絕,讓壯醫傳承人忙得不亦樂乎。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醫生李鳳珍在推介壯醫技法時表示,壯醫是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許多東盟國家的學生到南寧學習壯醫。此次她將壯醫技法帶到東盟國家,就是為了促進雙方民族醫學的深入融合交流。

  緬中友好協會、緬甸戲劇協會專門組織了數十名緬甸的專家、企業家到活動現場參觀學習。他們對壯族醫藥、米粉製作技藝等表現出濃厚興趣,熱切希望與中方展開闔作,共同開展一些産業項目的交流與合作。在現場體驗的達金瑪説:“此前在南寧吃過米粉,現在在緬甸再次嘗到,味道還是那樣棒。如果以後在緬甸能夠經常吃到這樣的米粉,那將是很幸福的事。”

  在老撾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每個廣西非遺項目的體驗活動都排起長龍。南寧市剪紙非遺傳承人鐘昀睿説:“好幾位老撾學生加了我的微信,想要跟我學習中國剪紙。”

  作為“中國旅遊文化周”系列活動之一,此次“走親”通過在活動現場播放南寧城市宣傳片,結合非遺展覽展示,推出了“天賜康體之旅”“非遺蝶變之旅”“壯都之旅”“香甜文化之旅”等旅遊推介,將南寧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文化旅遊資源呈現在緬甸和老撾民眾面前。相關人士就文化旅遊理念及方式進行了探討交流,為下一步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打下良好基礎。

  C  連心搭橋,探討深入合作路徑

  此次“走親”活動,南寧市文化藝術代表團與緬甸、老撾的高等院校、文化藝術機構就雙方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尋找進一步合作的路徑。

  中緬雙方積極發揮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緬甸戲劇協會、中國-東盟戲劇合作交流機制三大平臺的作用,在戲劇研究、劇本創作、合作排演劇目、加強交流演出等方面達成了重要共識。

  緬甸戲劇協會會長吳波祺對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印象深刻,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戲劇周活動。他對中國-東盟戲劇合作交流機制的做法表示認同,認為雙方在藝術研究、駐場演出等方面的合作空間巨大,願意積極推動雙方的藝術交流與合作。

  “我們希望能夠與南寧加強在戲劇人才培養和交流方面的合作。”緬甸仰光國立文化藝術大學校長吳昂奈民表示,南寧市文化藝術代表團有很多值得該校學習的地方,希望能夠經常舉辦這樣的互動交流表演節目,鞏固中緬傳統友誼。

  老撾中國文化中心負責人希望能與南寧加強合作,把更多的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開發的先進經驗帶到老撾。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我們以戲劇為媒,通過平等的姿態來引發東盟友人的共鳴,實現平等對話。”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方寧説,“只有平等的對話,我們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分享,共同保護傳統文化、維護多樣化文明,真正做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此次活動領隊、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調研員楊偉農告訴記者,“走親”活動“以走促親,以親促心”,搭建起連接廣西與東盟民眾的“心橋”,促進廣西和東盟人文交流的品質升級,增強了廣西的國際傳播能力。這也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具體實踐。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