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讓壯鄉更美好
新華網  2019-06-25 10:07:42

  新華社南寧6月24日電題:廣西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讓壯鄉更美好

  新華社記者王軍偉、何偉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無論什麼季節,各地遊客來到廣西,都對美麗和諧的壯鄉村寨連連讚嘆,流連忘返。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使廣大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一批批“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奮戰在農村基層

  “我們上和村開設了‘第一書記講堂’,廣泛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加強基層黨建、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群眾非常歡迎。”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江南鄉上和村第一書記梁鵬説,2018年以來,上和村“第一書記講堂”已召開100多場(次),參加培訓人數1000多人(次),全村所有貧困人口已輪訓一遍。

  上和村外出務工青年唐樂參加“第一書記講堂”後,懂得了科學種養知識。他決定不再在外承包工程,而是返鄉創辦全村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帶頭養殖“七百弄雞”、發展山葡萄和種桑養蠶産業,帶動26戶貧困戶增收。32歲的唐樂説,去年以來,僅種桑養蠶一項銷售額就有40多萬元,有的貧困戶不僅通過小額信貸入股,還在合作社務工,一年可增收1萬多元。

  “黨建引領和‘第一書記講堂’真正激發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梁鵬告訴記者,上和村已有7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今年全村有92戶474人申請脫貧,預計年內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在推進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中,廣西堅持黨建引領,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從組織體系、幹部隊伍、基礎保障等方面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品質。自治區黨委農辦專職副主任、自治區鄉村辦副主任馮俊英説,截至目前,廣西先後安排數十萬名黨員幹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駐村入戶、結對幫扶,成為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

  創新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的鄉村治理

  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屏南鄉合寨村,村民自治極大激發了農村活力,如今全村9成以上的農戶住進了樓房,老年人活動中心、村民自治文化公園等一批活動場所陸續建成,村民的幸福指數較高。合寨村村幹部介紹,在原有村民自治的基礎上,目前各個屯又成立了“黨群理事會”,管理屯級事務,構建起村民自治組織“微單元”。

  廣西創新推廣屯級“一組兩會”(黨小組+戶主會+理事會)協商自治模式,在1.3萬個自然村建立了“一組兩會”制度,通過戶主會拓寬村民議事平臺,通過理事會強化村民民主自治,實現村民自治與村莊管理的有機統一。此外,還在部分市縣探索出村務商議團民主管理、“屯事聯理”村務監督等一系列自治新模式,群眾參與村民自治更主動、更積極。

  記者在廣西多地行政村採訪看到,許多村都設有法律服務窗口、法律顧問等,便於群眾進行法律援助和糾紛調解。目前,大約97%的鄉鎮(街道)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通過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配齊“一村一警務助理”、加快“雪亮工程”等,群眾安全滿意度從2016年的89.65%增長至2018年的96.15%。

  “愛國家愛集體”“反對鋪張浪費”“不賭博禁惡習”……通過黨員幹部帶頭執行這些村規民約,村民群眾相互監督,農村濫辦酒席、“天價彩禮”、賭博等不良現象更少了。

  自治區民政廳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處長蒙昭平説,為厚植德治土壤,目前廣西大部分行政村建立了“一約四會”,即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還在實施村規民約完善提升計劃,針對脫貧攻堅中的“等靠要”、懶漢行為等問題,完善獎懲機制,形成“我脫貧、我光榮”的良好氛圍。

  鄉村和美、綠色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

  在廣西桂平市南木鎮洛連村第一書記朱日強帶領下,當地利用自有水域、竹子、花卉等生態資源,成立鄉村旅遊服務中心和鄉村旅遊聯盟,在“吃農家飯、住農家樓、品農耕文明”上做文章,打造鄉村旅遊精品村。目前全村鄉村旅遊度假區已有10多家,帶動村民吃上“生態飯”“旅遊飯”。黃秀蓮等3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的農家樂務工,既能照顧老人和孩子,每月工資收入2000多元。

  “我們的出發點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沒想到幾年間就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朱日強告訴記者,僅今年上半年,全村各種産業收入3000多萬元,其中旅遊收入1000多萬元。

  近年來,廣西深入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分為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和幸福鄉村四個階段,目前正在推進幸福鄉村建設,集中開展“環境秀美”“生活甜美”“鄉村和美”三個專項活動。馮俊英説:“‘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加強了鄉村治理,促進了鄉村振興,使八桂大地産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群眾幸福感高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完)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