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巴馬訊 (記者/吳麗萍 通訊員/淩吉榮)巴馬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新模式,引導更多群眾參與旅遊業發展,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共享旅遊發展紅利。
在建設中獲利增收。利用賜福湖國際長壽養生度假小鎮、巴馬中脈國際養生都會、巴馬國際旅遊集散中心和華昱百魔洞度假區等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旅遊項目,引導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房屋資産入股分紅、門票分紅等方式參與建設,預計項目竣工後將輻射帶動4個鄉鎮約4.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2.21萬人。
入股分紅收益增收。巴馬仁壽文化源景區讓平林村40多戶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與發展,項目運營後村民以佔10%的股份參與分紅。2012年開始運營至今,每年吸引遊客30萬人次以上,2018年入股村民分紅6萬元。旅遊發展帶來的經濟創收,讓平林村敢煙屯貧困群眾實現全部脫貧。
景區務工就業增收。由壽鄉集團開發打造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夢·巴馬》,150余名演職人員中有80多人是當地農民,2014年至今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很多群眾在百魔洞、水晶宮、百鳥岩等景區做售票員、導遊、船工、保安等,人均月工資2200元以上。
群眾自主經營增收。在當地旅遊發展能人帶動下,那桃鄉平林村45戶貧困戶自主經營開設“仁壽鄉舍”農家旅館,生意紅火。在巴馬水晶宮、百魔洞、百鳥岩、坡納度假村、長壽島、活泉等景區景點,周邊農民通過銷售特色小吃、農産品、旅遊商品等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