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村現代生態桑蠶産業示範園內整齊劃一的蠶房大棚。 本報見習記者郭少東 攝
本報見習記者 郭少東
從邕寧區驅車,1個小時左右便可到達那樓鎮三江村。站在三江村高處放眼望去,整齊劃一的桑田、規整有序的蠶房大棚映入眼簾,這是三江村現代生態桑蠶産業示範園。多年來,三江村悉心守護著這片土地,並通過“提能增效”讓這片土地煥發新的生機。
三江村現代生態桑蠶産業示範園,按照“政府支持推動、市場經營運作”的原則,實施“公司+基地+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動車式”産業扶貧模式,推動種桑養蠶産業向標準化、規模化與集約化生産方向發展,提高了産業效益和農民收益,讓貧困農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種桑養蠶特色産業扛起了三江村脫貧攻堅的“大梁”,該村于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特色産業闖新路
2016年3月,為大力培育種桑養蠶特色優勢産業,三江村引進了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了2100畝土地建立種桑養蠶基地。由村黨支部帶頭成立南寧市祥聯種養專業合作社,投入2880萬元建設36座集小蠶共育室、標準大蠶房、優良桑苗繁育地等先進養殖設施于一體的桑蠶“扶貧車間”。由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優良桑苗、種植養殖管理技術,農戶種桑養蠶,蠶繭以30元/公斤的價格保價收購。
2000畝流轉土地全部種上桑樹,三江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南寧市祥聯種養專業合作社社長黃永昌帶領村民忙著採摘新鮮的桑葉,蠶棚內白胖的小蠶們正等著進食。“桑和蠶全身都是寶,蠶繭可以加工成蠶絲被,蠶砂能製作藥材,桑葉、桑根可以泡酒,桑枝桑木還能改善水土。”談到種桑養蠶的好處,黃永昌打開了話匣子,眼睛都放著光。
當年,為了儘快促成三江村産業園興辦起來,黃永昌帶領村幹部為土地流轉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推動了三江村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如今,三江村通過種桑養蠶特色優勢産業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初步統計,自三江村現代生態桑蠶産業示範園建成以來,三江村已有186戶農戶加入桑蠶專業合作社,其中57戶為貧困戶。目前有38戶貧困戶到基地務工,他們不僅能拿到每日100—120元的工資報酬,還能獲得分紅,貧困戶脫貧致富有了新路子。
黨建扶貧奔小康
脫貧攻堅,支部當先。“在三江村産業發展、基礎設施、不穩固改造等專項扶貧工作中,黨員自覺踐行群眾觀,想在前、衝在前、幹在前,積極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三江村黨支部書記李文傾對村裏黨員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倍感欣慰。
那樓鎮三江村堅持把班子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扶貧攻堅各項工作中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作承諾、當先鋒、樹形象”主題實踐活動,激勵黨員主動參與城區、鄉鎮、村扶貧事業的部署謀劃和推進。
班子向心力凝聚了,黨員幹部與群眾的關係也就融洽了。三江村大力支持黨員發展産業,圍繞脫貧攻堅,把發展經濟作為加強基層黨建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措施。
産業興了,經濟活了,百姓富了,三江村將黨在農村的政治優勢和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黨建托起扶貧,群眾共同奔小康的新路子。
靠著黨建的源頭活水澆灌,三江村奔小康的幸福花花開正艷。
鄉村振興有質感
“這兩三年來,村裏的變化翻天覆地。”
路通了,水清了,景美了,村道還有了綠化帶,路燈也裝了,三江村老百姓的文體娛樂生活更豐富了。三江村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擴大農旅融合規模,讓村民不僅真切感受到了“變則通”給人居環境帶來的喜人變化,還從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李文傾説:“現在依靠産業園,村裏有錢了,村民的錢包也鼓了,我們有信心把村裏的桑蠶産業做大做強,把推動鄉村振興作為鞏固精準脫貧成果的抓手,為群眾謀福利,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按規劃,那樓鎮將把三江村打造成為自治區級示範村、生態綜合示範村、精準扶貧示範點、農村特色旅遊示範區等“四位一體”的示範點,由點帶面,輻射全鎮,從而使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村民生活品質穩步提升,讓群眾切切實實看到建設成效,真真正正享受到發展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