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青秀區譜好建築垃圾處置“三部曲”
南寧日報  2019-07-10 10:39:08

南寧青秀區譜好建築垃圾處置“三部曲”

美斯達建築垃圾治理試點現場。(青秀區城管供圖)

  本報訊(記者李靜 通訊員梁露文)建築垃圾佔地面積大,處理困難,難以回收利用,曾經是困擾城市管理者的難題。如今,這個難題有了解決辦法。近期,青秀區對建築垃圾採取就地處置、集中處置、零散處置三種措施,通過“牽手”第三方企業對建築垃圾進行加工利用,實現“變廢為寶”,有效提升建築垃圾處理水準。

  引進企業,就地處置。青秀區將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作為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區域,引進美斯達公司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對建築垃圾實行就地分解、處理。學院舊房拆除留下的磚渣和水泥塊,經過破碎篩分後分離出鋼筋和再生骨料,可用於廢品回收及製作人行道面磚、透水磚以及道路墊層等。篩分後的成品料將進行外銷,不僅能為企業創造不小的利潤空間,還能實現資源節約利用,減少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建立基地,集中處置。青秀區目前正在仙葫子壘坡建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示範點,引進美斯達公司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該示範點佔地70畝,總投資3000萬元,將用於全城區建築垃圾回收資源化再利用及新型建築材料生産,每年可處理建築垃圾約300萬噸,有效提升建築垃圾的處理效率,減少土地資源佔用,實現建築垃圾減量化和無害化。

  分類消納,零散處置。對於沒有加工價值的建築垃圾(如裝修類等),青秀區在那舅社區新塘二隊、新塘四隊籌建了兩個建築垃圾消納場進行集中收集、處理。消納場面積共20畝,消納容量達11.44萬方。另外,對於市民在生活區進行家庭或商鋪裝修産生的零散建築垃圾,青秀區採取堵疏結合的方式,對轄區內8家建築垃圾處理小作坊實行排查登記和規範化管理,充分利用小作坊對零散建築垃圾進行就近收集和資源化利用。

  下一步,青秀區將加大建築垃圾消納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項配套制度,完善示範點基礎設施,完善社會化參與機制,為第三方企業協助開展建築垃圾處理工作提供便利條件,繼續譜好建築垃圾治理“三部曲”。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