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邕寧區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壯鄉福地 生態邕寧
南寧日報  2019-07-12 11:38:22

南寧邕寧區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壯鄉福地 生態邕寧

綠水青山相間,那貴美景吸引人。 (張藝軍 攝)

南寧邕寧區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壯鄉福地 生態邕寧

遊客在鄉村旅遊區採摘桑葚。 (陸建德 攝)

  6月29日,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落下帷幕,在6個多月時間裏,超過180萬人次的國內外遊客來到南寧園博園感受“生態宜居 園林圓夢”的生態園林景觀的魅力。雖然展會告一段落,但園博園的美景將繼續保留,生態園林美景將在八尺江畔繼續綻放。

  邕寧區自然風光旖旎,民俗風情多姿多彩。2017年3月,邕寧區進入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縣(以下簡稱“創特”)行列以來,城區黨委、政府以“創特”目標為導向,擘畫壯美藍圖,落實全域旅遊規劃,打造了田園風光區等多個自然、人文景觀,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深入挖掘和整合各項旅遊資源,落實促進旅遊産業發展優惠政策及獎勵措施,旅遊産業要素逐漸健全,旅遊經濟效益日漸突出。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邕寧區接待遊客總人數510萬人次,同比增長57.2%,旅遊總消費50.1億元,同比增長45.2%。

  將“特色”進行到底

  邕寧區充分挖掘特色資源優勢,強力推進旅遊資源的開發整合工作的開展。邕寧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眾多,是“中國八音文化之鄉”;城區山清水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空氣優良率位居南寧前列;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的接合部。邕寧區集合自身優勢,勇於創新,快速進入特色旅遊發展新格局。

  邕寧區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那樓鎮鎮龍社區那佃坡、中和鄉中和社區孫頭坡等村落風景秀麗,宜居宜業。邕寧嘹啰山歌、邕寧花婆節、邕寧賽巧節、邕寧雷婆嶺雷婆節、邕寧北帝廟會等民俗活動精彩紛呈,更有蒲津公園財神爺像、新江鎮皇賜橋等歷史古跡,文化魅力盡顯。

  有“東方撖攬球”之稱的孫頭坡“二月二搶花炮”活動一年比一年精彩,還增加了龍獅巡遊、八音表演、粵劇演出、競放煙花等活動,影響力逐漸擴大。今年農曆三月十二,邕寧區舉行了2019年蒲廟鎮花婆節暨蒲廟建圩288週年慶典活動,當地壯族群眾備辦貢品到花婆廟祈福,並舉辦花婆施粥、放花燈、巡遊等民俗活動,讓花婆積德行善的品德代代相傳。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致、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吸引眾多遊客紛至遝來,共享民俗盛會。

  以“創特”為依託,邕寧區大力開發特色農産品、旅遊農産品的包裝和深加工。如蒲廟生榨米粉、百濟芝麻鴨、那樓淮山、那樓絲綢、新江辣椒、中和沃柑等特色“土貨”,以旅遊産品推動旅遊産業的發展。

  綠水青山皆風景

  7月1日,由市文廣旅局邀請的柬埔寨旅遊部門官員、旅行商和媒體代表組成的南寧文化旅遊踩線團來到南寧園博園,在感受南寧園博園優美生態環境和文化園林景觀的同時,還通過攝像機、相機記錄下園博園的精彩,大家對景區裏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連連點讚。在南寧園博園裏,遊客隨處可見造園者的別具匠心,看盡頂螄山一帶優良的山、水、林、泉、湖生態人文資源;園區裏險峻崖壁、叢林飛瀑、自然野趣、三角梅海、岩石花卉和山水風韻等特色景觀,實現生態修復和園林藝術的融合。

  南寧萬達茂在邕寧區華麗綻放,開業2年多來,成為城市文旅新名片;邕寧水利樞紐工程呈現“百里秀美邕江”“水上游園博”的美麗景觀;依託園博園規劃建設的頂螄山田園風光區,利用八尺江沿岸灘塗、荒地、水塘,統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風貌,打造2000畝頂螄山花海,成為市民週末遊的好去處;站在蒲津公園的銀枕峰之巔,居高臨下可俯瞰方圓10公里內的風光美景,山嶺連綿起伏、朦朧秀美,邕江雄偉豪情、大橋五彩炫目;來到“百味壇裏”田園綜合體,感受壇裏坡的淳樸民風,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自然環境;雷婆嶺石刻意趣天成,代表著廣西壯民族摩崖石刻的最高水準,已成為獨具代表性的藝術瑰寶;那貴櫻花園依山而立、面朝碧水、環境優美,處處是風景,處處有鄉愁;在那蒙坡尋找隱藏著的嶺南傳統民居與徽派建築風格完美融合的醇美山村,這裡有以知青湖、那陸湖兩大水域為中心的環湖親水景觀,有廊亭水榭玲瓏精緻、散發著濃濃鄉愁的鄉村旅遊區……

  邕寧區在開展“創特”工作以來,景區景點品質等級取得歷史性突破。邕寧區A級旅遊景區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成功打造了南寧園博園、南寧萬達茂、那貴坡櫻花園景區等3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頂螄山田園風光區、廣西香流溪谷農業生態旅遊區、徐漢林紅色教育基地示範點、不孤湖景區、福瑞生態休閒農場5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成功打造廣澤禧願都市生態田園、“百味壇裏”田園綜合體、那遊度假山莊3個五星級鄉村旅遊區;成功打造廣西香流湖星空旅遊汽車營地、廣澤禧願都市生態田園旅遊汽車營地等2個三星級旅遊汽車營地。

  朝“全域”提檔升級

  “現在我們村被打造成為生態綜合示範村,風景美了、環境好了、住起來舒服多了,關鍵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們通過旅遊發展農家樂吃上了旅遊飯。”那貴坡村民黃明壽説道。2018年12月18日,那貴櫻花園成功升級為4A級景區,成為集花海觀賞、餐飲住宿、休閒度假、農旅觀光、文娛購物于一體的旅遊綜合體。

  那貴坡櫻花園的成功打造正是邕寧區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如何整合城區優質資源,打造出具有邕寧特色的全區旅遊名縣,城區加快了整體規劃步伐。根據《邕寧區全域旅遊總體規劃》,邕寧區將建設“四個一、七組團”的全域旅遊總體佈局。“四個一”:“一心”即城區歷史文化中心;“一圈”即頂螄山文化旅遊圈;“一帶”即濱江都市發展帶;“一路”即邕寧旅遊1號公路。“七組團”:即壯韻那蒙、櫻花那貴、香流溪谷、百味壇裏、摩崖石刻、果香壇墩、花炮中和7個組團。

  隨著鄉村旅遊的興起,邕寧區在全域旅遊大規劃下,制定了《邕寧區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總體佈局為“一心、兩帶、五區”,共同構成空間錯落有致、層級結構分明的邕寧區鄉村旅遊空間佈局結構。

  近年來,邕寧區還以“旅遊+”為契機,聚力旅遊項目融合發展,打造旅遊業發展強勁引擎。通過“旅遊+産業”形式,促進産業融合發展。在轄區形成一批菜品風味獨特、環境服務優良、文化主題突出的特色餐館;形成一批建築風格獨特、民俗風情顯著的特色酒店和精品民宿;形成一批建築規模適宜、生産環境衛生、生産産品綠色的特色旅遊商品生産基地或家庭作坊;組建培養一批表演專業出色、節目精彩、民俗風情顯著的特色旅遊節慶表演團隊。通過“旅遊+農業”形式,促進農業融合升級。依託城區境內的田園風光、生態環境、農事習俗等,通過農業休閒基地連片建設、農業休閒帶帶狀發展、農業養生種植基地特色建設等形式,推動旅遊業與農業的融合發展。通過“旅遊+文化”形式,促進文化産業融合創新。以旅遊節慶活動、演藝娛樂節目、文化旅遊景區等形式,加強邕寧區本土特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

  兩年多來,邕寧區克服旅遊基礎薄弱、財力支撐不足等先天缺陷,依託優良的自然資源、濃郁的人文民情風俗等,實施重點項目,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旅遊品牌。對照“創特”標準,補齊硬體短板,邕寧區不斷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推進旅遊服務全域化。做強旅遊産品,豐富旅遊資源。加強特色文化、特色元素挖掘和打造,加強主城區舊城改造、特色街區的文化氛圍營造,加強特色村鎮的旅遊業開發和特色美食推廣。

  “創特”將成為邕寧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力爭到2020年,邕寧區旅遊接待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旅遊總消費達到120億元。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