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老撾人的中國情緣
廣西日報  2019-07-17 12:01:09

一個老撾人的中國情緣

  康本·塞老翁向本報記者展示在67學校拍的珍貴的老照片。 本報記者 蘇超光/攝

  老撾農工發展進出口服務公司副總經理康本·塞老翁,年少時曾到中國廣西南寧67學校、北京體育大學學習。7月9日,記者在老撾萬象採訪了康本·塞老翁,聽他講述那段難忘的往事,體會他濃濃的中國情結。本報記者 簡文湘

  “廣西是我們的第二故鄉,67學校的老師就像我們第二個母親。正是這所學校將我培養成為國家公職幹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7月9日,在康本·塞老翁的辦公室,他邊給我們翻看在67學校拍的珍貴的老照片,邊深情地説。

  1965年,老撾國內戰火蔓延,老撾黨中央希望在中國建立一所學校讓老撾孩子接受教育;1967年,中方同意老方在中國境內創辦“中央幹部子弟學校”,雙方簽訂了關於在中國廣西南寧市創辦“中央幹部子弟學校”的會談紀要,確定校名為“廣西南寧67學校”。

  1969年,康本·塞老翁和60多個同學從老撾萬象省出發到中國廣西南寧67學校學習。“一到學校,我們就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宿舍裏早已備好床單、被子、毛巾、牙膏等各種生活必需品。”康本·塞老翁回憶,新學校是中國政府專門為老撾學生建設的,有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及各種球場等,基礎設施十分完善。學校裏的校長、副校長和管理人員、老師是老撾人,中國政府也派相關工作人員到學校來進行協調和管理工作。

  “當時中國人民的生活還比較困難,但中國政府向老撾學生提供了最好的後勤保障,使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康本·塞老翁説,除了在學校學習、鍛鍊、勞動以及進行文藝表演外,中國工作人員還安排學生外出參觀考察,如遊覽廣西名勝古跡、自然風光,了解中國及廣西的歷史文化、風俗風情,學習中國人民在困難時期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

  在康本·塞老翁看來,每外出一次,他就能學到一些寶貴的知識。如老撾農村也養豬、養雞、種菜、種水果,但他在廣西參觀人民公社時,看到和家鄉不一樣的種植養殖方式;參觀工廠時,他看到工人們利用機器生産出各種産品。“每次外出參觀學習,我們都學到了不少東西,比如學習中國人的熱情與好客、勤勞和勇敢。”他深有感觸地説。

  讓康本·塞老翁唸唸不忘的是中國人的熱情。“我們小小年紀就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隻身在外,總是感到很孤單,每次聽到中國老師傅熱情地説,‘孩子肚子餓了吧,快點趁熱吃,吃飽了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做祖國接班人’時,就好像父母站在身邊教育自己一樣,不知不覺地流下眼淚。中國人民把我們這些小孩當成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關心、培養,可以説‘恩情重於泰山、深于太平洋’啊。”從那時起,康本·塞老翁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中國人民的希望。當時,老撾學生經常與中國工作人員一起打球、看電影、外出遊覽,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親密相處,這大大地緩解了他的思鄉之情。而老撾黨中央領導人也經常到67學校來看望學生,詢問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等情況。

  1973年5月,康本·塞老翁小學畢業。同學們有的畢業後被送回老撾,而他和另外15名同學被選送到北京體育大學去學習打乒乓球。分別的時刻到了,學生和老師們互相擁抱告別,大家都依依不捨,淚流滿面。康本·塞老翁清晰地記得,汽車開動時,有的人邊跳邊招手邊大聲呼喊,有的人則失聲痛哭。這一幕,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裏。

  1973年11月,康本·塞老翁和同學們被接到北京體育大學。“聽説當天北京的氣溫降到零下5攝氏度,有的同學擔心太冷了怎麼辦。”康本·塞老翁微笑地回憶往事,“一下車是很冷,但進了留學生樓就暖洋洋的,因為室內有暖氣。”留學生宿舍寬敞、乾淨,“以前我們都沒住過這樣好的房間。”北京體育大學專門為國內外培養各種類型的體育運動員,留學生樓裏除了老撾學生外,還有柬埔寨、阿爾巴尼亞等多國運動員。

  在北京體育大學,康本·塞老翁和同學們除刻苦訓練打球外,還學習漢語、英文及世界歷史、中國歷史等知識。在中國教練的悉心指導和培養下,同學們的乒乓球技術水準得到很大提高。除了在校內訓練、比賽外,學校還安排大家到中國各地參觀遊覽。康本·塞老翁記得,他們去參觀延安等中國革命根據地,學習中國人民英勇作戰的革命精神;參觀西安等中國古老城市,學習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參觀山西省大寨公社,學習中國人民在建設祖國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精神。忙碌而充實的時光一晃而過,1976年11月,康本·塞老翁和同學們結束了在北京體育大學的訓練、學習,回到祖國。

  多年過去,康本·塞老翁一直深深懷念在中國的經歷。2011年,為慶祝中老兩國建交50週年,老撾政府組織代表團到廣西南寧進行訪問,康本·塞老翁終於有機會回到闊別多年的母校——67學校。“再次看到深埋在我記憶中的教室、宿舍、辦公樓、運動場時,當年我在67學校的童年生活像是正在放映的生活劇,不斷地涌現在眼前。我們和中國老師互相擁抱問候,像分離多年的母子一樣。”康本·塞老翁回憶著,眼角有些濕潤。

  “幾十年過去了,廣西南寧的市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為中國南方一個美麗的城市。如今的67學校已成為中老兩國友誼的象徵,我們將繼續保留、加強這一團結關係,直至韆鞦萬代。”康本·塞老翁深情地説。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