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持藝術創作的初心
《可愛的中國》開播了,我不禁回想起2009年,為拍攝紀念百色起義80週年的電視劇《紅七軍》,我們一行參觀廣西百色起義紀念館。一走進紀念館,我就被震撼了!四面高高的墻上,一排排黑白照片是在百色起義中犧牲的烈士,他們中有的18歲、20歲,有的才16歲、17歲,有普通士兵也有排長、連長,墻上鐫刻著這些年輕人的口號:“革命是快樂的事業”。我很驚訝,當時的年輕人怎麼會有這樣的理想和信仰?
10年來,百色起義紀念館裏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革命是快樂的事業”的口號,時時回蕩在我的腦海裏、叩問著我的心。那一次震撼,改變了我的創作軌跡,也改變了我的藝術人生。此後,我接連拍攝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可愛的中國》等主旋律電視劇。
我是一個喜歡自討苦吃的人,不喜歡拍一種類型的作品,所以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和吸取,每接到一部片子,都是一張白紙,從零開始。拿到《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的劇本之前,我並不了解右玉,所以先後兩次去右玉采風。這是我創作采風時間最長的一次,我們待了45天,採訪的帶子有1000多分鐘,後來片子的構思和創作構想都是在這個過程中完成的。我清晰記得第一個採訪對象有90多歲,他手上的關節全部變形,但他很自豪,我從他的身上看到右玉人不服輸的精神,要建立美好家園的執著。他們一直守著這片土地,耕耘生命、改變家園,非常了不起。右玉人的堅韌、悲壯、可歌可泣,深深打動了我,我想這就是中國人的故事。
創作《可愛的中國》之前,方志敏對於我是一個耳熟不能詳的名字。方志敏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的革命生涯是怎樣的?除了他的不朽之作《可愛的中國》《清貧》,我一無所知。接到劇本後,我蒐集他的資料,研究他的歷史,透過歷史事件的表像,讀解他的內心。
首先被觸動的就是,這些革命者太年輕了。電視劇《可愛的中國》裏,方志敏出場是在1926年大革命時期,那一年他27歲,彭湃30歲,毛澤東33歲,三個年輕人心懷中國革命的崇高理想。正是這樣一批年輕人前赴後繼,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我們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尤其不應該忘記新中國是如何走來的。
方志敏身上另一個吸引我的特質,就是他的信仰。方志敏在遺著《可愛的中國》中寫道:“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他把自己的生命與民族、國家、時代緊密聯繫在一起,始終堅定而頑強地忠於自己的信仰。當他率領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迎戰敵人的20萬大軍時,他抱著赴死的決心。他對妻子繆敏説,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遇到那種情況,我一定會堅決地赴死,不會猶豫,而且不會有第二種選擇。他被俘後在監獄裏沒有紙和筆,就用手指沾著水寫下四個字:“視死如歸”。嚴酷的環境下,方志敏革命到最後一分鐘,流盡最後一滴血。他身上共産黨員的自信和堅定,崇高的革命信仰,深深震撼了我。
雖然常常自討苦吃,但我很享受創作的過程。山西省右玉縣地處晉西北邊陲,太陽輻射強烈,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只有4.2攝氏度。我們上千人的拍攝隊伍,在零下30攝氏度的右玉,一拍就是十七八個小時;也曾駐紮在沙漠裏七八天,天天吃著沙子,每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只為還原最真實的當年的右玉。我很自豪的是,沒有一個人偷懶,沒有一個人抱怨,也沒有一個人計較片酬的多少。大家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講好右玉的故事。
現在影視行業受市場和資本影響,一些人把影視作品當産品來經營。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導演作為鏡頭背後講故事的人,應當對作品中的人物有情感有思考,對創作有使命感有擔當。既然電視劇打上了“吳子牛作品”,我就要對得起作品兩個字,要盡力追求精緻表達,力求作品飽含生活的厚度、歷史的厚度、思想的厚度。
拍右玉的時候,我提出要拍出她的“神”,而不僅僅是她的“形”。拍《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我們採取與偉人近距離接觸的視角。我相信,只有貼著人物的心跳去講故事,人物形象才有感染力,故事才動人。方志敏不僅是鐵骨錚錚的共産黨人,還是融革命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于一身的文人,這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他一生留下14萬多字的文字,很多是被俘後在死亡邊緣通過各種渠道送出去的。他喜歡寫作,詩文是他的內宇宙,更是中國革命的精神財富。但我們沒有特別嚴絲合縫地還原,用記錄的方式再現,而是藝術化地表現一個偉大又可親可愛的方志敏。電視劇中有些寫意浪漫的筆觸,那是我們與方志敏的精神對話,是跨越時空的心靈碰撞。
創作《可愛的中國》,每天與主角方志敏打交道,聽他説話,看著他的一舉一動,融入他的精神世界,我感覺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上世紀90年代初,我曾在報紙上讀過一篇文章《理想主義騎馬歸來》。在《可愛的中國》裏,我們呼喚的就是理想主義,呼喚的就是方志敏式的初心。
從事影視創作30多年,我深感主旋律作品是當下真正的大眾藝術。我願意做一名耕耘者,在熒屏開掘中國故事,為時代撒下美好和希望。(任姍姍、劉青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