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以稻蝦共作和藕蝦套養等養殖模式“一田(塘)兩用”迎來雙豐收。圖為風景如畫的雲裏連海小龍蝦立體養殖基地。
本報記者 鄧盛龍 通訊員 蒙政斌 樊亞明 文/圖
7月15日20時,上林縣澄泰鄉安寧村上韋莊蛙聲一片。在鄉黨委宣傳委員蒙仁梅等人見證下,55戶村民接過安寧小龍蝦養殖基地為他們辦理的銀行卡。
“每畝租金800元,過兩天就打到村民的銀行卡上。基地還優先安排貧困戶務工。”安寧村駐村第一書記羅繼全説,目前,該村已有300戶村民與小龍蝦養殖基地簽訂土地流轉合同。
3年前,小龍蝦養殖在上林縣還是一片空白。如今,依託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試點工程,以小龍蝦、澳洲淡水龍蝦為代表的“上林蝦”迅速成為市場新寵。安家在“世界長壽鄉”的“上林蝦”,不僅打造出一塊田既有蝦又得稻,一片池塘既有荷花又得蝦的靚麗風景,更崛起一個産值5500多萬元的特色扶貧産業。
A 優良生態:上林小龍蝦賣得俏
7月16日,在上林縣三里鎮雙良村上弓莊,佔地800畝的旭惠養殖專業合作社稻蝦共作一期基地,蝦塘中,小龍蝦蝦苗自由遊弋;禾田裏,數只白鷺悠閒漫步覓食。“上林生態好,我們準備追加投資建設二期、三期,打造面積4000畝的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基地負責人晏志新説。
信心來自市場認可。2月14日,基地首批小龍蝦上市,售價達100元/公斤,第二批蝦4月初上市,售價60元/公斤左右。按規定,1畝蝦塘面積不得超過農田的1/10。“一年養兩批,每批畝産約100公斤,僅此一項便進賬近千萬元。”
這得益於上林縣獨特的氣候條件。“上林小龍蝦肉質乾淨鮮嫩。因為這裡水好,我們的小龍蝦是喝大龍湖的水長大的。”晏志新説。
上林小龍蝦賣得俏,還因為避開了江蘇、湖南、湖北等地小龍蝦養殖大省的上市高峰。“上林首批小龍蝦在春節前後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白;第二批幾乎售罄時,區外的小龍蝦才上市。”上林高值漁辦工作人員周余説,因品質好、錯峰上市,業內便有了“廣西小龍蝦看上林”一説。
不僅是小龍蝦,同為上林高值漁扶貧産業之一的澳洲淡水龍蝦也備受消費者青睞。
B 接二連三:産業融合迎來“雙豐收”
稻蝦共作産出的蝦米稻也令人期待。蝦米稻每年只種一造。水稻抽穗時,蓄水漫過田埂,小龍蝦便“進軍”稻田,蝦食微生物,蝦糞育禾苗。與傳統種植的大米相比,全程不施肥、不噴農藥的蝦米稻更受消費者青睞。
這樣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對上林優質稻品牌品質再提升,是一次有益嘗試。據悉,上林縣種植優質稻34萬畝。“稻穀田頭收購價3元/公斤,一畝田兩造,毛收入3000元。蝦稻共作,每畝小龍蝦收入超1萬元,更別説還有蝦米稻。一田兩用‘雙豐收’!”在基地務工的上弓莊村民韋義棟説。
“雙豐收”還因小龍蝦帶來新業態。仲夏時節,走進上林大豐鎮雲裏蓮海小龍蝦立體養殖基地,但見碧波盪漾,荷葉田田。該基地面積150畝,採用藕蝦套養模式,打造了獨特的“水裏有蝦、水面有花、岸上有農家(樂)”的農旅融合新業態。基地還推出釣蝦等活動,受到遊客追捧。短短兩年時間,這裡已成為上林的“網紅打卡”地。
“基地今年産蝦約5萬公斤,約有30%被遊客吃進肚子。”基地負責人、上林創業致富帶頭人馮應紅説。在該基地的輻射帶動下,該縣白圩鎮大浪村、喬賢鎮綠浪村兩個深度貧困村共養殖小龍蝦200畝。馮應紅帶動周邊鄉鎮6戶養殖戶養殖小龍蝦,養殖面積近500畝。
C 從無到有:找準産業做大做強
“澄泰鄉安寧村的小龍蝦養殖基地也是我們投資的,一期計劃建設650畝。精準扶貧,小龍蝦養殖這條路,上林找準了;我們跟著做,做對了!”馮應紅説。
他還告訴記者,新基地流轉下來的土地,租金要立即撥付。此前,他遇到資金週轉問題,上林創富辦為他申請到50萬元貼息創業扶貧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上林小龍蝦産業為何能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壯大?上林縣副縣長黃鳳強説,自然稟賦、扶貧政策及創業環境,缺一不可。“一田(塘)兩用‘雙豐收’,讓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貧困群眾走向共同富裕,讓村集體經濟收入節節高。小龍蝦、澳洲淡水龍蝦均為見效快、可持續高效益項目,這對提升脫貧品質、讓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現無縫對接意義重大。”
找準找對産業才能做大做強。截至今年6月,上林共有20個合作社(公司)參與高值漁養殖,項目共流轉土地7800多畝,發展魚塘、稻蝦共作和藕蝦套養等水産養殖面積6280畝,主要養殖小龍蝦、羅氏沼蝦、澳洲淡水龍蝦等,産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20戶1685人。目前,該縣正計劃出臺高值漁産業規劃,大力培育小龍蝦、澳洲淡水龍蝦等高值項目,到2020年底,養殖面積將達2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