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海訊 (記者/藍永前)十年來屢創“廣西第一”的北海工業園區,再傳捷報。近日,國家商務部印發《2019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認定名單》,北海工業園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消費類電子産品)榜上有名。這份名單全國共65家單位通過認定,其中廣西有兩家單位上榜,另一家為桂林高新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電子産品)。
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集生産、出口功能為一體的産業集聚體,培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推動外貿轉動力調結構、培育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
北海工業園區是自治區政府重點支持的14個産業園區中唯一專業發展電子信息産業的園區。園區集聚消費類電子産品生産製造及其産業鏈配套企業約14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39家,7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中心及企業技術中心,8個公共服務平臺。以中國電子北海産業園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産業園區在2009年底正式開園,至今創造多個“廣西第一”,填補廣西乃至全國的空白:全國第一條固態幹鉭電容生産線在園區投産,廣西第一台筆記本電腦、第一台海量記憶體、第一塊筆記本電池、第一塊電腦電源、第一台LED自適應顯示器、第一台液晶電視在産業園下線,第一個數字網絡架構監控系統及模擬數字地球系統演示中心在産業園建成。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北海工業園區搶抓機遇,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大力發展以消費類電子産品為主的電子信息産業,電子信息産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佔據北海電子信息産業的“大半江山”,走在廣西前列。
消費類電子産品不僅是北海工業園區電子信息産業的主導産業,也是園區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拉動力量,它促進了該園區外貿産業高品質發展。去年,該園區生産筆記本電腦420萬台、液晶顯示器491萬台、智慧充電器411萬套,同比分別增長90%、12%、32%。消費類電子産品産業累計實現工業産值526億元,上繳稅收7.2億元,提供2.5萬個就業崗位。當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49.75億元,同比增長86%。今年上半年,園區預計可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230億元,其中規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産值預計可完成211.5億元,同比均增長22%。
目前,北海工業園區有18個廣西“雙百雙新”重大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廣西工業高品質發展頭號項目惠科電子北海産業新城(一期)和廣西重大民生項目福達國際農商冷鏈産業項目,成為今年自治區年中工作會議觀摩組重點調研項目。中電信息港榮獲2019年廣西唯一一個“優秀自治區軟體與信息服務業集聚區”稱號,成長為廣西最大的軟體及信息服務業集聚區。僅今年上半年,該園區共引進項目107個,百億元級項目1個,十億元級項目2個,億元級項目7個;包括12個電子信息製造業及配套項目、74個現代服務業項目。累計完成合同投資額162.3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5.45%。
隨著北海工業園的晉級,北海市已先後獲得4個國家級外貿基地。此前,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自治區北海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水海産品)、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通過國家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