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牧草存“銀行” 牛羊有口糧
廣西日報  2019-08-20 15:50:54

  本報記者 廖慶淩 通訊員 潘立平

  “種植高稈玉米後,將收割回來的玉米全株作為飼料,如果牛吃不完,可以先存進牧草‘銀行’,待需要時再取出。”近日,都安瑤族自治縣盛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韋克談起夏秋牧草過剩問題時説。

  韋克所説的牧草“銀行”是位於該縣東廟鄉弄坤村弄樓隊的糧改飼青貯加工基地。該基地是2018年東廟鄉統籌推進的粵桂扶貧協作項目,投資80萬元,集牧草種植、收購、加工、存貯、銷售于一體,是目前該縣唯一的牧草“銀行”。

  基地負責人藍國良介紹,該牧草“銀行”經營的方式主要有存草取草、存草取錢、存錢取草、貸草還草、貸草還錢等。“銀行”負責加工、保管和儲蓄,並收取一定的費用。會員可隨時來取自家存放的牧草,也可以領取與牧草等值的現金。

  牧草“銀行”解決了夏秋牧草過剩、冬春牧草緊缺的問題。目前,加入其中的固定會員有6個養殖合作社、5戶種養大戶,共有牧草約1700畝,年可加工2萬多噸,存貯約5000噸,除確保會員牛羊冬春有牧草供應外,“銀行”還會出售部分牧草。

  加工基地為當地貧困戶提供40多個就業崗位,貧困群眾可利用農閒時間在基地務工增加收入。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