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環江:扶貧路上“姐妹花”
廣西日報  2019-08-20 15:51:01

  本報記者 廖慶淩 實習生 陳安妮 通訊員 蘭秀玉

  “政府給我們發放産業扶持資金,我入股合作社每年都有分紅,現在又來基地打工,脫貧不愁了。”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興鎮才樂村魔芋示範基地除草的貧困戶歐文冠説。在她身後,一株株魔芋葉肥莖壯,綠意盎然。在該縣水源鎮坡華村的芭蕉芋示範基地,300畝芭蕉芋也是長勢喜人。

  環江這“兩芋”基地的主人覃彩物、覃素鮮不是親姐妹卻勝似親姐妹。早年她們曾一起在東興鎮發展香豬産業,成為環江香豬産業領軍人物。

  2017年覃彩物投資180萬元發展200畝魔芋産業,吸收貧困戶74戶268人,併為20余名貧困人口解決就業難題,年人均勞動就業收入2萬元以上,還吸收兩個村民合作社入股,每年可給合作社帶來4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

  受覃彩物啟發,覃素鮮去年種植1500畝芭蕉芋,今年1月産量1000噸,産值81萬元,讓700多戶群眾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兩姐妹帶領環江群眾眾籌資金創辦河池市目前規模最大的薯類澱粉深加工生産企業——廣西洛陽澱粉有限責任公司,形成育種、種植、管護、收果、加工、銷售一條龍,促進“兩芋”項目向産業化、集約化、規範化發展。截至目前,已投入3000萬元帶動全縣12個鄉鎮1250戶農戶種植2500多畝芭蕉芋,有300多戶貧困戶1152人借此脫貧。

  “我們將擴大‘兩芋’種植,力爭面積達到1萬畝,帶動周邊2000戶以上貧困戶脫貧。”覃彩物説。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