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2日在北京表示,廣西正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統籌起來,不斷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走出具有廣西特色的綠色崛起之路。
(新中國70年)廣西三大舉措走綠色崛起之路
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馬海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2日在北京表示,廣西正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統籌起來,不斷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走出具有廣西特色的綠色崛起之路。
9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佈會,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圍繞“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舉行“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發佈會。鹿心社説,要把這個路子走好,一是精心呵護好綠水青山,二是充分發掘“金山銀山”,三是著力推進生態惠民。
廣西生態環境品質多年來保持在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三,空氣品質、地表水品質、沿海近海海域水質都在全國前列。鹿心社介紹説,廣西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探索林長制,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三大保衛戰,構築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生態保護屏障。
談到污水處理,鹿心社説,廣西在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城市,按照城市的總體規劃集中建設污水處理廠,布設管網;對一些獨立的工礦區和鄉鎮,採取分佈式處理方式;對量廣面大的農村,採取物理方式、生物方式,簡單易行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依託優良的生態資源,廣西深入實施生態經濟十大重點工程,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打好“綠色牌”“富硒牌”。
鹿心社表示,廣西富硒土壤面積全國第一。全國75個“中國長壽之鄉”,廣西有25個。廣西要把這些優勢發揮好,推動環保産業、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健康養生等重點産業,打造完整的生態産業鏈,變“綠”為寶、點“綠”成金,努力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廣西還著力推進生態惠民。鹿心社強調,要主動順應人民群眾從“盼溫飽”向“盼環保”、“求生存”向“求生態”的需求轉變,統籌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宜居城市,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一系列惠民舉措,讓良好的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也讓良好的生態成為展現廣西美麗形象的發力點,在保護好生態環境中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