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山水風光怡人。
靖西渠洋湖山水相映,景致迷人,有“水上桂林”之稱。
遺落人間的天梯——靖西巴澤梯田。
鵝泉景區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亦是中國西南三大名泉之一。
本報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趙倩男
編者按:
“山水小桂林,氣候小昆明”,位於廣西西部的邊陲城市——靖西,以溶蝕高原地貌為主,擁有名泉、峽谷、瀑布、湖泊、梯田、古鎮等豐富優質的旅遊資源,山水風光怡人,民俗文化多彩,邊關風情濃郁,是天然的“適旅”地區。
2013年,靖西成為首批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縣;2016年,靖西又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幾年來,靖西以“雙創”為契機,把旅遊業作為全市特色經濟和主導産業來培育和打造,逐漸打響“山水邊城 錦繡靖西”全域旅遊品牌。
據統計,2018年靖西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51.36萬人次,較2013年增長2.1倍;實現旅遊總消費81.6億元,較2013年增長3.4倍。2019年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95.5萬人次,同比增長32.9%,實現旅遊總消費52.86億元,同比增長32.8%。
1 鵝泉的意境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必多。盛夏時節,得一日之閒,至鵝泉之畔,觀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雲影,草際之煙光,晚照之荷塘,如此美景,令無數遊客心曠神怡……
距離靖西市區西南方向6公里遠的鵝泉,與雲南大理蝴蝶泉、桂平西山乳泉並稱為“中國西南三大名泉”。鵝泉四季不涸,泉眼湛藍,宛若翡翠,更有“鵝泉躍鯉三層浪”的勝景,明嘉靖皇帝聞知此地山水毓秀,曾賜名“靈泉晚照”。
“哇,又能看到鯉魚跳躍了!”南寧遊客曾先生感嘆道:“鵝泉的水比過去更清了,環境比過去更美了。”他的話引起了眾多老遊客的共鳴。得益於天然條件,鵝泉較早就進行了旅遊開發,但以前景區的生態環境時有惡化,整體風貌和基礎設施一向也不盡人意。
2016年,靖西市新發展投資集團接過景區投資開發的重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保護是景區開發的首要原則。”靖西市新發展投資集團董事長楊召宇説。圍繞“靜、凈、綠”3個關鍵字,新發展投資集團積極配合當地政府開展河道生態景觀重建和整治,動員群眾拆除影響河道生態的建築,幫助村民改建豬欄、牛欄等養殖場所,實現人畜分離和放牧管理,嚴格保護景區周邊環境,恢復和保持原汁原味的自然風光,還為周邊村鎮修整道路,以優質景區的標準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提高遊覽的舒適度。經過多方努力,一個洗去塵埃、寧靜悠遠、品味高雅的新鵝泉景區呈現在廣大遊客面前。2017年底,鵝泉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以前是關起門來搞景區,現在我們是拆掉圍墻,與村民共同發展。”楊召宇説。據了解,景區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和參與旅遊經營等方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一些貧困戶獲得在景區從事保潔和花卉種植等工作,每個月都會有2000多元的穩定收入。
景區還動員有條件的農戶開辦農家樂、民宿,在資金貸款方面,政府給予群眾實行貼息貸款,村民最多可貸款20萬元,5年貼息。眾人拾柴火焰高,目前,鵝泉景區周邊已發展農家樂、農家菜館30多家,年産值達1000多萬元。
“旺季時我們店裏每天要接待近300名遊客,一天的營業額有5000元左右!”一家農家樂的老闆楊榮明高興地説。楊榮明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原生態農家菜館,菜館可容納10張客桌,還有13間客房,節假日生意時常忙不過來。如今,越來越多的鵝泉人選擇留在村裏發展,旅遊業真正成為惠民富民的民生産業。
2 舊州的內涵
世界是熱鬧的,舊州是寧靜的。這個坐落于奇峰秀水間的古鎮,亭臺廟宇與壯族民居相互媲美,精美繡球與大紅燈籠交相輝映。這裡沒有喧囂的街市,大人們閒坐在門口,穿針走線縫製繡球,孩子們在石板路上嬉戲打鬧,歲月是那麼靜好。
以整個舊州為保護對象的壯族生態博物館,是我國的第一座壯族生態博物館。該館分舊州老街和博物館展示中心兩部分,舊州老街保留了壯族刺繡、織錦、土司遺存、民居建築、山歌藝術、壯劇、木雕、節日等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則通過科技手段生動展示刺繡、山歌、釀酒、木雕等傳統技藝的精髓。
舊州也是遠近聞名的旅遊景區。“雙創”工作開始後,靖西堅持一手抓保護,一手抓開發,推動舊州在文旅融合發展上繪就了新的畫卷。
彰顯古風古韻。負責景區建設的新發展投資集團,秉承“修舊如舊”原則,加強了舊州古遺址、古民居、古戲臺、古陵墓等物質文化遺産的修繕。針對古民居拆舊建新的趨勢,景區投入資金從村民手中租下房子,改造成民宿,保留了建築的原有風貌;針對被毀壞崩塌的魁星樓,景區投入100多萬元,在原址上進行恢復重建;針對村民的出行需要,景區投入100多萬元,在古鎮後面修改了一座七拱石橋,這些新舊建築古風盎然,為舊州增添了亮色。
發揚非遺技藝。舊州繡球製作起源於宋代,歷經一千多年的沉澱,繡球已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吉祥物和文化使者,繡球也于近年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堆繡”工藝複雜精細,所勾勒之物極富立體感,“堆繡繡球”是繡球中的極品。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以“堆繡”為代表的高水準繡球技藝瀕臨消亡。靖西多方努力,加強繡球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的培養,加快繡球技藝的推廣,在舊州籌建繡球非遺展示館,並利用各種旅遊推介會推介繡球,繡球製作得到發揚光大,成為舊州的幸福産業。據了解,目前,新靖鎮舊州村有500多戶1000多人從事繡球生産,年産量15萬多只,産品成為廣大遊客青睞的伴手禮。
奇峰、秀水,如卷軸般在舊州鋪開,一邊是古鎮老街的壯鄉煙火,另一邊則是絢麗多姿的人間仙境。穿過文昌閣旁邊的石橋,是一望無際的花海,雛菊、百日草、向日葵爭奇鬥艷,美不勝收。
詩情畫意的舊州,註定會産生詩情畫意的藝術家。近年來,舊州涌現出一批具有一定繪畫功力的農民畫匠,這支由趙大宜、農明芳、郭樂信等30多位“老中青”組成的農民畫家隊伍,所創的畫作在各級各類比賽、展覽活動中大獲好評,部分作品被國內外人士購買收藏。從今年7月開始,靖西專門在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開闢了農民畫展廳,舉辦了“農民畫精品展”,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觀賞。“舊州農民畫的崛起、農民畫展的舉辦,將成為靖西文旅融合的一張嶄新名片。”廣西文聯一位專家説。
3 政府的作為
鵝泉和舊州的變化,是靖西文化和旅遊發展的縮影。在“雙創雙促”工作中,靖西堅持實施“旅遊旺縣”戰略,全市上下凝成一股繩,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投資力度、扶持力度、攻堅力度前所未有。
做好科學規劃。堅持旅遊與特色文化、特色生態融合發展的創建思路,改景區零散性規劃為全域系統性規劃,邀請專家編制了《靖西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靖西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靖西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靖西大峽谷旅遊區總體規劃》《靖西市旅遊聚散中心》等多個項目編制,為全市旅遊業謀篇佈局指明瞭方向。
加大政策扶持。靖西先後制定出臺《關於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加快旅遊業跨越發展的決定》《關於加快星級體系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旅遊扶持政策及獎勵辦法,重點在精品旅遊景區和高星級賓館酒店開發用地、旅遊企業稅收優惠、景區創A級、酒店創星、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旅遊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獎勵扶持,先後兌現扶持資金1億多元。
加大財政投入。“創特”以來,靖西每年安排5000萬元以上的旅遊發展資金,同時,通過政府投融資平臺,先後融資20多億元,用於景區景點的建設、旅遊業態培育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2013-2017年,直接或間接投入旅遊産業發展資金達30億元。
加大攻堅力度。2017年,靖西以大會戰、攻堅戰形式推進創建工作,先後抽調30多個部門100多名領導幹部全程參與創建工作;對照工作清單和創建標準,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的攻堅克難,旅遊集散中心、汽車露營地等旅遊重大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投入使用。2017年,靖西成功獲批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實踐證明,靖西“旅遊旺縣”戰略的實施帶來了多重效應。
旅遊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3個;三星級以上酒店5家;建成星級農家樂6家;成功申報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廣西特色旅遊名村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個。
以旅帶城成效明顯。近年來,靖西重點推進靖東新區、錦繡古鎮、小城故事、休育公園等文化旅遊項目,打造了城市休閒消費熱點。目前,每到雙休日和節假日,全市的景區和酒店住宿十分火爆,靖西已成為廣西休閒度假目的地。
以旅促農成效凸顯。通過發展以舊州、鵝泉為代表的民宿,以及發展萬畝柑橘園、千畝草莓園等觀光休閒農業,2017-2018年,全市鄉村旅遊業帶動新增就業崗位5381個。
以旅促營商環境改善。通過“雙創”持續改善投資環境,靖西已成為近兩年百色市招商引資項目最多、投資量最大的縣市。
(本版圖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