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一高校用7國語言傳遞溫情
新華網  2020-02-14 18:20:42

  新華社南寧2月14日電(記者黃慶剛)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緬甸語、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西亞語……在廣西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各係部老師用小語種書寫的一封封信件通過網絡向海內外學生傳遞著特別的囑託與溫情。

  “同學們,這是一個特殊而漫長的寒假,新冠肺炎正在中國和世界蔓延,感染者會出現發燒、咳嗽之類的症狀,學校建議同學們採取有效措施,常洗手,減少戶外活動,在公眾場合正確佩戴口罩……我們有信心戰勝新冠肺炎,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迎接春天的到來。”一封用馬來西亞語書寫的信件這樣寫道。

  廣西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黨委副書記吳大為説,當前疫情嚴峻,學校很關心同學們的身體健康。作為擁有7個小語種專業的語言類院係,學校希望發揮自身特色,用這樣的方式提醒同學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在家好好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水準。

  廣西民族大學泰語教師黎春曉表示,為了讓學生都能看懂書信,用詞用語相對簡單,篇幅也相對較短。“小語種語言的形式更能激起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措施的同時,認真學習語言知識,堅定我們必勝的信心。”

  “我在泰國看到學校信件後,感覺很暖心、很親切。中國應對疫情很迅速、也很專業。我相信,中國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切都會好起來。中國加油!”2018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泰國留學生趙蕓歌説。

  受學校小語種信件的啟發,來自四川的2019級泰語翻譯碩士謝燕主動加入新冠肺炎新聞翻譯群。“雖然我們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奔赴一線,但我們也想利用自己所學,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謝燕説。

  “小語種信件是學校對學生的一種關愛。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做得很棒,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建成兩座醫院簡直是奇跡,中國人民全民抗疫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力量。我相信,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很快就會戰勝疫情。”緬甸聯邦共和國駐南寧總領事館商務參贊水清歌説。(完)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