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壯鄉連荊楚 八方聚愛心 ——廣西各族群眾自發捐款捐物的暖心故事
廣西日報  2020-02-26 10:33:38

  本報記者 廖志榮 藍 鋒

  “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廣西人民的無私援助,我們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十堰保衛戰……”近日,湖北省十堰市政府發來的一封感謝信,由衷表達對壯鄉人民的謝意。

  “桂”人相助,共克“十”艱。廣西堅決落實中央指示,支持湖北十堰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區各族群眾自發捐款捐物。每一筆捐款,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每一份愛心,都匯聚起八方支援的磅薄力量。

  知恩當圖報

  “我們屯這兩天自發募捐了一筆善款,想為湖北抗擊疫情獻上一份綿薄之力,請幫我們把錢捐出去!”

  2月17日一大早,淩雲縣伶站瑤族鄉陶化村。正在村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駐村第一書記范明泰,接到了貧困戶韋光玉打來的電話。

  沒多久,韋光玉來到村委,將一沓錢和一張捐款人名單遞交到范明泰手上。范明泰細看名單,不禁動容。

  “我每次都是得到別人的捐助,如今湖北有難,必須知恩圖報。”韋光玉説,希望自己也能為戰勝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韋國相是村裏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上大學時經常得到社會各界的幫扶,全家也在2015年摘掉了貧困帽。“錢雖然不多,但多少都是我的一點心意。”懷著感恩的心,韋國相將自己掙來的1500元捐了出去。

  陶化村是淩雲縣3個極度貧困村之一,該村2015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50戶1315人,貧困發生率為81.67%。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逐漸擺脫了貧困,日子也越過越滋潤。

  要為戰勝疫情出一份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村民們你10元、我20元、他100元,自發組織起了捐款。

  75人,15020元,凝聚著村民的愛心。范明泰認真核對名單後,把善款匯到了武漢紅十字會賬戶上。

  荊楚有桂味

  2月23日下午,暖暖的春陽裏,在桂林灌陽縣文市鎮同仁村,一群愛心人士把砂糖橘、桂林米粉、豆腐乳陸續裝上一輛大卡車。

  這些帶著濃濃桂林味道的美食,將發往湖北武漢,送給馳援武漢的廣西醫療隊隊員們,為他們送去“家鄉味道”。

  愛心人士陳先生説,前幾天他在網上看到馳援湖北的廣西醫療隊的隊員,因飲食不習慣,晚上只吃速食麵。

  “他們在前線戰鬥,非常辛苦,要讓他們嘗到家鄉的味道。”陳先生説,他把想法告訴給身邊的幾個朋友。好友李勇明立即表達了想贈送一些水果等物資的意願。

  説幹就幹,幾個人開始為捐贈的事情張羅起來。

  李勇明決定採購本地果農的1萬公斤砂糖橘捐贈。2月22日,他們找到灌陽縣文市鎮同仁村果農李桂軍購買。讓大家感動的是,李桂軍得知這批砂糖橘是捐給馳援湖北的廣西醫療隊後,將這批1萬公斤的砂糖橘便宜賣出,僅收取成本費。

  就在李勇明等採購砂糖橘的同時,陳先生也忙著尋找運輸途徑。因為無法跟隨政府統一調配發送湖北,運輸問題只能自己解決。

  面對比以往貴上3倍的運費,陳先生沒有心疼,“運輸費貴點就貴點,只要能儘快送達捐贈物資就行。”

  桂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工作人員得知此事後,給他們開了一份運送捐贈物資的通行證明,給予支持。

  陳先生和他的朋友們説,希望在前線奮力拼搏的廣西醫療隊隊員們能早點吃到“家鄉的味道”,知道家鄉人民一直在牽掛著他們。

  諧音送祝福

  2月21日下午,第七班廣西果蔬冷鏈直達專列從南寧火車站駛向十堰市,專列上滿載的物資大多數為廣西愛心企業所捐贈,其中包括廣西華興食品集團捐贈的26噸白條鴨。

  近段時間以來,廣西華興食品集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工作。獲悉廣西負責對口支援湖北省十堰市後,華興主動報名捐贈抗疫物資,幫助“鴨(壓)滅病毒”。

  在一班又一班馳援武漢的列車上,除了“鴨(壓)滅病毒”,還有“傾囊相送”。

  “我家捐了7袋”“我家捐了5袋”“我家捐了10多袋”……2月16日,淩雲縣邏樓鎮歌頂村的村民自發給湖北省黃岡市捐贈蔬菜,50多戶人家共捐贈2噸新鮮蔬菜,並及時運送至“百色一號”冷藏集裝箱保鮮。

  “把我們的菜捐給黃岡人民,獻出我們的愛心,希望他們早日戰勝疫情,早日康復。”記者在中國-東盟農産品交易中心貨場採訪時,陸陸續續看到有村民送來從自家田地裏採摘的蔬菜,這些散裝的冬瓜、南瓜,以及用瓶子裝起來的飯豆、黃豆,都是平時村民自家種留著自己吃的。

  “豆子這樣裝起來不會壞,放幾年都不會壞!”“我們的南瓜很甜,做南瓜粥也好吃,讓湖北人民嘗一嘗!”“冬瓜也是新鮮的!”旁邊村民們你一句我一句介紹著他們的蔬菜。

  一句句樸實的話,驅走了冬日的寒冷,讓人感到一股股暖流在涌動。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