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華 劉肖華
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發表演講時首次提議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得到各國積極響應。如今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再次提醒著世界,人類休戚與共,面對公共衛生安全這樣的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共築“健康絲綢之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倡導和促進疫情信息分享,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積極開展醫療國際救援,積極援助和出口醫療物資,加強醫療技術和科技合作,務實推動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為謀求全人類健康福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新貢獻。
提供抗疫“樣板”,提振世界抗疫信心。中國依靠中國共産黨卓越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高效構建了抗疫的決策、指揮和執行機制,迅速建立起科學精準的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短缺設施的快速建設,醫療物資和人員的快速統籌調配體系以及人民生活物資保障體系,再加上政府、企業、民間的高度配合,中國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得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國方案”。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塞德在3月19日表示,中國首次報告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中國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將疫情有效遏制,給世界提供了抗疫的“樣板”,增強了抗疫的信心,各國人士紛紛表示,願意同中方深入交流與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共同戰勝疫情。
分享疫情信息,推動建立衛生安全合作機制。中國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地與世界衛生組織和相關國家分享了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信息,為各國提高對病毒的認識、科學防控以及檢測工具和疫苗的研發都提供了重要幫助。中國率先與韓國建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加強衛生、檢疫、海關、移民等對口單位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共同建立一個總的綜合性平臺,就雙方的疫情防控及時交流信息。中國還推動繼續在中日韓衛生部長會、高官會機制、中日韓傳染病論壇、中日韓疾控中心主任會、中韓疾控中心主任熱線等平臺上加強合作。中國還積極推動與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攜手開展雙邊合作,加強在二十國集團、世衛組織等框架下開展聯防聯控,共同支持世衛組織發揮專業作用,共同幫助有需要的國家提升抗疫能力,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共同推動建立全球衛生夥伴關係,打造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與東盟還為此舉行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雙方就聯防聯控、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達成重要共識。通過推動建立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合作機制,中國為世界人民福祉和地區以及全球衛生安全作出新貢獻。
加強醫療救援,提升救治能力。目前全球疫情變化錯綜複雜,各國醫療資源和水準不均衡,各國應對能力和機制不同,特別是醫療資源薄弱、醫療水準落後的國家面對疫情更是束手無策。為支持國際抗疫,中國積極倡導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採取“一省包一國”的模式,及時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疫情嚴重國家派出了醫療隊,向東盟國家的柬埔寨派出了第一支抗疫醫療隊,他們與所在國家分享中國方案,並肩抗疫、醫治患者。此外,我國專家還與外國專家多次視頻連線,分享治療經驗。
援助和出口醫療物資,保障抗疫需求。截至3月23日,中國政府已經向82個國家提供了捐贈,中國各省市專家團隊、民間組織以及個人也充分發揮“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國際合作精神,火線支援。如中國地方政府向19個國家的地方政府進行了物資捐贈,中國企業向20個國家進行物資捐贈,體現了中國對國際抗疫的堅定支持和對全球公共衛生的積極貢獻,用“中國溫度”溫暖世界。同時,在多國將口罩等醫療物資禁止出口的背景下,中國從來沒有對口罩等醫療物資進行管制,而是發揮中國強大的産能優勢,在確保救急救難原則下,按照市場規律,為國際社會提供急需的口罩等醫療物資。中國先後與意大利、韓國達成口罩供應協議,向泰國定向出口醫療物資。中國的病毒檢測試劑也已經進入歐盟市場,向意大利、英國、荷蘭等11個國家供貨,有效地保障全球各項醫療物資的需求。
加強醫療技術合作,有效分享抗疫良方。在全球疫情暴發的危急時刻,中國選擇毫無保留地將抗疫經驗分享給世界。目前中國發佈的7版診療方案和6版防控方案,已翻譯成多國語言同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同時還與世衛組織、東盟、歐盟、亞太經合組織、非盟、加共體、上合組織、南太島國及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摩爾多瓦、格魯吉亞、日本、韓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美國等組織和國家,通過專家研討和遠程會議等方式開展了20多次技術交流,及時分享了中國有關實驗室檢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療等防控經驗和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加強抗疫科技合作,提升抗疫能力。中國高度重視發揮抗疫的科技力量,積極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開展科技國際合作。中國積極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來中國開展了9天的考察,對我國疫情防控進行評估,並對中國及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議。中國還多次組織中國專家和國外專家就疫情防控,包括診療治療方面進行多次視頻或者面對面交流和討論。中國藥企還與外國疫苗和藥物研發企業齊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和抗疫特效藥的研發,共同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新貢獻。
(作者分別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青年學者”,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