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船閘試通航
廣西日報  2020-04-01 13:03:24

  本報桂平訊 (記者/周映 通訊員/陶小軍)3月31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船閘試通航啟動。這是西江航運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將為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和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重要戰略支撐。

  當天15時19分,大藤峽工程單扇重達1295噸的船閘下閘首人字門徐徐打開,兩艘3000噸級的貨船開進船閘區,閘門關閉後,水位開始上升,歷時12分鐘,船閘水位到達44米高程,同上游庫區持平,上閘首人字門開啟,船隻駛入大藤峽庫區,標誌著大藤峽工程試通航取得成功,船閘開始運行。

  作為溝通我國西南和華南的黃金水道,西江水系上連雲貴,橫貫廣西,下接粵港澳,與長江幹線、京杭運河、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共同構築起中國“兩橫一縱兩網”的內河水運規劃主骨架。大藤峽地處規劃的西南水運出海中線和北線共用通道上,是雲貴高原和桂西北、桂北水運出口的門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自治區提出建設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將大藤峽水利樞紐確定為關鍵節點和標誌性工程。

  大藤峽水利樞紐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和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工程開發任務為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利用。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總工期9年。工程建成後,將大幅提升下游和珠江三角洲防洪標準,年發電量60.55億千瓦時,可解決桂中120.6萬畝耕地乾旱缺水問題,保障粵港澳大灣區7000萬人供水安全。

  受險灘、河谷等自然條件影響,大藤峽工程未開發建設前,黔江礙航的險灘多,航道等級均在Ⅳ級以下,行船速度緩慢,穿越41公里的大藤峽峽谷需耗費近4小時,通航噸級為300噸級,年貨運量僅1300萬噸(2018年水準)。大藤峽工程船閘正式投入使用後,可將航道等級全部提升至Ⅱ級以上,通航噸級提升至內河航運最高等級3000噸級,年貨運量提升至5200萬噸,2500噸級船舶可開到柳州,3000噸級船舶可直抵來賓,船閘單次通過載重量1.29萬噸,相當於215節火車皮的運量,單次過閘時間僅需1小時。

  大藤峽船閘主體工程于2015年9月19日開工建設,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組織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等參建各方,克服高溫多雨、岩溶涌水、暴雨洪水、強颱風襲擾等諸多困難,成功解決了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高碳高鉻底樞蘑菇頭鑄鍛、巨型閘門製造安裝等技術難題,確保工程建設按計劃順利推進。按照自治區港航管理局公告,自2019年10月21日起工程截流斷航,共計163天。

  2020年春節期間,大藤峽工程不停工,工程建設者24小時不間斷施工,確保了關鍵節點和關鍵線路正常推進。疫情防控期間,由於船閘承建承造單位葛洲壩集團和武漢船舶工業公司等企業地處湖北,工程建設一度受到嚴重影響。大藤峽公司在水利部各司局、珠江委、廣西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指導支持下,迎難而上,緊緊咬定船閘通航目標不放鬆,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多措並舉,科學制定全面復工方案,充分挖掘參建單位後方力量,加強人力、設備資源保障,迅速推動復工復産,提前實現船閘無水調試、有水調試、首船過閘試驗等重要節點目標,保證船閘如期具備試通航條件,將為廣西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大藤峽工程分左右岸兩期建設,左岸一期工程于3月10日開始下閘蓄水,目前已蓄至44米高程,具備船閘試通航條件。試通航期間,大藤峽公司將根據不同蓄水位進行設備聯合調試,優化運行方案,提高通航效率,後期根據實際工況,逐步延長船閘運行時間,加大過閘貨物量,預計一年後可正式通航。

編輯:駱秋妤